北来人

[宋代]: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离仳:离别。独雁飞:因与家人失散,成了失群孤雁。
②老身:北来人自指。闽:福建的简称。翠銮:皇帝的车驾。

译文:
十口之家一起分散离开,如今只剩我如孤雁南飞。
在荒废的寺庙里种菜充饥,生活贫苦还穿着当年沦陷时的旧衣。
豪华的府第里歌声钟声腾沸,战场上很少有探骑来回。
我就这样老死在福建,见不到皇上的车驾回归。

《北来人》赏析

  这是一个从北方、从金人统治下南逃的人,怀着沉痛的心情,诉说故都及其附近荒凉景况和自己的悲惨经历。诗歌通篇都是这位“北来人”说的话,诗人没有出面铺叙事件、描绘场景,也没有穿插任何评判的语言,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完全可从北来人的叙述中体会出来。这样的叙事诗,显然是从杜甫“三吏”、“三别”一类的诗化出。这两首五律,记录了一个从金人统治的北方南逃的人的血泪控诉。

  第一首描述北宋都城汴梁被占后的状况。开头“试说”二字含义深婉,隐约透露主人公不愿说、不忍说的悲抑心境。从而表明他的诉说是应别人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的。这样,一箭双雕,写说者也就写了听者。听者身居东南,心里却老是惦记着北方的骨肉同胞,急欲知道他们的近况;对于故都汴梁,更是魂牵梦萦,一往情深。面对这样的问讯者,“北来人”诉说着,带着撕心裂肺的痛苦,以致白发频添,忧伤至极。接着正面写东都,交代忧伤的原因。宫殿、铜驼,是都城内的景物,石马是北宋诸帝陵园中的景物。然而,陵园内的石马已残破不堪,长眠于此的北宋诸帝死后还要蒙受亡国之耻。官门外的铜驼倾倒在荒烟蔓草之中,回忆昔日的繁华景象,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悲一齐涌上心头,不禁泣下如雨。诗人选用这些最富特征的事物,涂以想象的浓烈色彩,对人于金人之手的都城面貌进行了艺术概括,用笔简洁而境界全出。“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上句一个“残”字显示了陵园的悲惨变化;下句一个“泣”字则寄托了京都居民的哀痛,彼此映照,情景相生,感慨万千,低回不已。故都虽已残破不堪,而遗民的复国信念却始终没有动摇过,以致把边境传来的于南宋不利的消息,当作谣言,不愿听信。那些旧日京师的妇女,如今虽已素发飘萧,境况凄凉,但衣着妆束仍是当年模样。故国之思,终未消歇。

  第二首由“北来人”介绍自己南逃的际遇和感触。一家十口同时离开北方,为的是过上安稳日子。不料频罹祸患,亲人相继丧生,如今独自一人,伶仃孤苦,犹如失群的孤雁,竟至无处栖身,被迫寄宿荒凉的寺院,吃的是自家种的蔬菜,穿的还是从中原带来的金人服装。个人的遭遇已然不堪忍受,国家的境况更加令人沮丧。南来以后看不到卧薪尝胆、秣马厉兵的图强之举,那些深院大宅里的当权者,整日歌舞宴乐,不问边情,不忧国事,长此以往,恐怕连偏安的局势也难维持,收复失地更是遥遥无期。“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结语哀痛绝望。

  此诗在表达上有三个特点,其一是诗人不转述中间环节,让主人公直接面对读者说话,这样,读者便会感到诗中所陈都是诉说者的亲身所历,语语发自肺腑。其二是运用对比的手法,以中原遗民思念故国与南宋小朝廷权贵歌舞升平相对比,褒贬之意不言而喻。其三是以叙事代替抒情。诗中也有直接抒情的语言,如开头的“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和结尾的“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等,但纵观全篇,叙事是其基本手段,从东都说到南国,依次点染,脉络分明,其中提到的人和事都具有某种典型性,融汇成一体,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长情意。总之,这两首诗注重写实,却不失之板滞,原因在于以情疏导,质朴之外,更见自然流动,颇能体现诗人自己的风格。

刘克庄简介

宋代·刘克庄的简介

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 刘克庄的诗(7315篇) ► 刘克庄的名句

猜你喜欢

北来人

宋代刘克庄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北来人

宋代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北来人二首 其二

宋代刘克庄

十口同离北,今成独鴈飞。
饥鉏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北来人二首 其一

宋代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髮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粧髻尚宣和。

北来

清代乾隆

北来日日验农耕,夹岸农民喜气迎。

麰麦秀齐惟待实,黍禾种遍已抽萌。

早知春泽高低被,近觉炎风尘土生。

畏雨情才忘几日,旋为望雨又何情。

北来

清代乾隆

日向北来日减愁,黍风禾露茂迎眸。

已知下隰未成涝,更喜高原可卜秋。

图近忘遐谁则免,小佳差胜意堪留。

爱斯每为迟行辔,计里何须问野邮。

观北来倡优

宋代严粲

见说中原极可哀,更无飞鸟下蒿莱。
吾侬尚笑倡优拙,欲唤新翻歌舞来。

喜三十二北来

宋代晁公溯

吾家全盛时,冠盖霭云屯。
上车入华省,下车趋里门。
宗族百余人,圭璋叠璵璠。
胡尘暗河洛,分散各南奔。
豫章老风霜,宁有枝叶繁。
识者犹爱重,和为千岁根。
闻汝居沈黎,乡党颇见尊。
尚蒙五世泽,勿鄙三家村。
当令化箕子,所在诵文元。
念汝今远来,白首共盘飧。
会合良亦难,乱离忍复言。
少留无遽归,同姓可不敦。

喜德久从人使北来归

宋代许及之

诗翁万里恰归来,涤面那无一点埃。
生马谙骑便武事,故京熟览动诗才。
别来我已成炊梦,此去君应悟劫灰。
见说北庭犹假息,可无尊酒沃崔嵬。

菩萨蛮·忆未来人

清代李雯

蔷薇未洗胭脂雨,东风不合催人去。

心事两朦胧,玉箫春梦中。

斜阳芳草隔,满目伤心碧。

不语问青山,青山响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