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
[唐代]:李白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
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咽服十二环,奄有仙人房。
暮骑紫麟去,海气侵肌凉。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
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咽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
暮騎紫麟去,海氣侵肌涼。
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 李白的诗(1607篇) ► 李白的名句〕
唐代: 李白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
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咽服十二环,奄有仙人房。
暮骑紫麟去,海气侵肌凉。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
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咽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
暮騎紫麟去,海氣侵肌涼。
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唐代: 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
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
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
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
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
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
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
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
歸來問天老,奧義不可量。
金刀割青素,靈文爛煌煌。
咽服十二環,奄見仙人房。
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
龍子善變化,化作梅花妝。
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勸我穿绛縷,系作裙間裆。
挹子以攜去,談笑聞遺香。
唐代: 李白
嚥服十二环,奄有仙人房。
暮骑紫麟去,海气侵肌凉。
赠我纍纍珠,靡靡明月光。
嚥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
暮騎紫麟去,海氣侵肌涼。
贈我纍纍珠,靡靡明月光。
唐代: 李白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
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
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唐代: 李白
朝披梦泽云(甲、乙、戊本作「云梦泽」),笠钓青茫茫。
寻丝(甲作「流」、乙作「绿」)得双鲤,中有三(乙作「二」)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乙作「遶」)势如飞翔。
归来问天老(甲、戊作「姥」)奥(甲、戊作「妙」)义不可量。
金刀(甲作「刃」)割青素(甲作「紫」),灵文烂煌煌。
嚥(甲、戊作「燕」)服十二环(戊作「镮」),奄(甲、戊作「想」)见仙人房。
暮跨(丙作「骑」)紫鳞(丙作「麟」)去,海气侵肌凉。
龙子善(戊作「喜」)变化,化作梅花妆。
赠(甲、戊作「遗」)我纍纍(乙作「叠叠」)珠,靡靡(甲作「非」)明月光。
劝我穿绛(乙作「络」)缕(甲、戊作「楼」),繫作裙(戊、丁作「裾」)间裆(甲作「当」,戊作「珰」)。
挹(甲、戊作「揖」)子(甲作「予」,丁戊作「余」)以携(甲作「疾」,乙作「词」,丁、戊作「辞」)去,谈笑闻遗(甲、乙、戊作「余」)香。
(按:《全唐诗》卷一八五据《王直方诗话》录「房」、「凉」、「光」三韵,《全唐诗续补遗》卷四录「茫」、「凉」二韵。
)。
朝披夢澤雲(甲、乙、戊本作「雲夢澤」),笠釣青茫茫。
尋絲(甲作「流」、乙作「綠」)得雙鯉,中有三(乙作「二」)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乙作「遶」)勢如飛翔。
歸來問天老(甲、戊作「姥」)奧(甲、戊作「妙」)義不可量。
金刀(甲作「刃」)割青素(甲作「紫」),靈文爛煌煌。
嚥(甲、戊作「燕」)服十二環(戊作「镮」),奄(甲、戊作「想」)見仙人房。
暮跨(丙作「騎」)紫鱗(丙作「麟」)去,海氣侵肌涼。
龍子善(戊作「喜」)變化,化作梅花妝。
贈(甲、戊作「遺」)我纍纍(乙作「疊疊」)珠,靡靡(甲作「非」)明月光。
勸我穿绛(乙作「絡」)縷(甲、戊作「樓」),繫作裙(戊、丁作「裾」)間裆(甲作「當」,戊作「珰」)。
挹(甲、戊作「揖」)子(甲作「予」,丁戊作「餘」)以攜(甲作「疾」,乙作「詞」,丁、戊作「辭」)去,談笑聞遺(甲、乙、戊作「餘」)香。
(按:《全唐詩》卷一八五據《王直方詩話》錄「房」、「涼」、「光」三韻,《全唐詩續補遺》卷四錄「茫」、「涼」二韻。
)。
唐代: 李白
人生烛上花,光(乙作「火」)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戊作「花」)工(丁作「花工」)进。
只(戊作「惟」)知雨露贪,不闻(丁、戊作「念」)零落尽(甲无以上二句)。
我昔(乙、戊作「昔我」)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青松霭朝(丁、戊作「明」)霞,缥缈山(戊作「上」)丁村。
既死明月魄,无复(丁、戊作「彼」)玻璃(乙、戊作「瓈」)魂。
念此一脱洒(戊作「酒」),长啸祭(甲、乙、戊作「登」)崑崙。
醉着鸾皇(甲、丁、戊作「凤」)衣,星斗俯可扪。
(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三十《诗文补遗》录苏轼书李白诗墨迹。
出校各本,甲本为赵令畤《侯鲭录》卷二,乙本指《增修诗话总龟》卷十一引《王直方诗话》,丙本指《全唐诗》卷一八五引《王直方诗话》,丁本指《李白诗校注》据《唐宋诗醇》所录校语,戊本指《津逮秘书》本《东坡题跋》卷二)(〖1〗《东坡题跋》卷二:「余顷在京师,有道人相访,风骨甚异,语论不凡,自云常与物外诸公往还,口诵此二篇,云东华上清监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
」〖2〗《侯鲭录》卷二:「东坡先生在岭南,言元祐中有见李白酒肆中诵其近诗云:『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此非世人语也。
少游尝手录其全篇,少游敍云:『观顷在京师,有道人相访,风骨甚异,语论不凡,自云尝与物外诸公往还,口诵二篇,云东华上清监清逸真人李白作也。
』」)(〖3〗《王直方诗话》:「元祐八年,东坡帅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别于惠济,出示南岳典宝东华李真人像,又出此二诗,曰此李真人作也。
近有人于江上遇之得此,云即李太白也。
」〖4〗《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东坡云:「予都下见有人携一纸文书,字则颜鲁公也,墨迹如未干,纸亦新健,其诗曰:『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此语非太白不能道也。
」今按:此诗第二首云:「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显然非李白所作。
就前所录北宋诸家有关获得此诗的记录而言,其作者约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一,北宋道士托名李白作;其二,李真人作,后传成李白作;其三,北宋道士录唐时遗诗而献于东坡;其四,东坡自作而僞称得之于他人,亦如解《八阵图》而称少陵託梦之类。
今莫详孰是。
因此二诗出处甚早,《全唐诗》及今贤补遗已录存其片断,故为补足而附存之。
)。
人生燭上花,光(乙作「火」)滅巧妍盡。
春風繞樹頭,日與化(戊作「花」)工(丁作「花工」)進。
隻(戊作「惟」)知雨露貪,不聞(丁、戊作「念」)零落盡(甲無以上二句)。
我昔(乙、戊作「昔我」)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青松霭朝(丁、戊作「明」)霞,缥缈山(戊作「上」)丁村。
既死明月魄,無複(丁、戊作「彼」)玻璃(乙、戊作「瓈」)魂。
念此一脫灑(戊作「酒」),長嘯祭(甲、乙、戊作「登」)崑崙。
醉着鸾皇(甲、丁、戊作「鳳」)衣,星鬥俯可扪。
(見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三十《詩文補遺》錄蘇轼書李白詩墨迹。
出校各本,甲本為趙令畤《侯鲭錄》卷二,乙本指《增修詩話總龜》卷十一引《王直方詩話》,丙本指《全唐詩》卷一八五引《王直方詩話》,丁本指《李白詩校注》據《唐宋詩醇》所錄校語,戊本指《津逮秘書》本《東坡題跋》卷二)(〖1〗《東坡題跋》卷二:「餘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雲常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此二篇,雲東華上清監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
」〖2〗《侯鲭錄》卷二:「東坡先生在嶺南,言元祐中有見李白酒肆中誦其近詩雲:『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此非世人語也。
少遊嘗手錄其全篇,少遊敍雲:『觀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雲嘗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二篇,雲東華上清監清逸真人李白作也。
』」)(〖3〗《王直方詩話》:「元祐八年,東坡帥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别于惠濟,出示南嶽典寶東華李真人像,又出此二詩,曰此李真人作也。
近有人于江上遇之得此,雲即李太白也。
」〖4〗《苕溪漁隐叢話前集》卷五引東坡雲:「予都下見有人攜一紙文書,字則顔魯公也,墨迹如未幹,紙亦新健,其詩曰:『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此語非太白不能道也。
」今按:此詩第二首雲:「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顯然非李白所作。
就前所錄北宋諸家有關獲得此詩的記錄而言,其作者約有以下幾種可能:其一,北宋道士托名李白作;其二,李真人作,後傳成李白作;其三,北宋道士錄唐時遺詩而獻于東坡;其四,東坡自作而僞稱得之于他人,亦如解《八陣圖》而稱少陵託夢之類。
今莫詳孰是。
因此二詩出處甚早,《全唐詩》及今賢補遺已錄存其片斷,故為補足而附存之。
)。
清代: 乾隆
米已辟王黄斥米,从来聚讼每纷如。
千年下议千年上,几事实当几事虚。
笔正明言在心正,古书垂法示今书。
重摹淳化加评订,也觉斯之未信予。
米已辟王黃斥米,從來聚訟每紛如。
千年下議千年上,幾事實當幾事虛。
筆正明言在心正,古書垂法示今書。
重摹淳化加評訂,也覺斯之未信予。
宋代: 无名氏
吹火朱唇动,添薪玉腕斜。
遥看烟里面,大似雾中花。
吹火青唇动,添薪黑腕斜。
遥看烟里面,恰似鸠盘荼。
吹火朱唇動,添薪玉腕斜。
遙看煙裡面,大似霧中花。
吹火青唇動,添薪黑腕斜。
遙看煙裡面,恰似鸠盤荼。
唐代: 吕岩
世有学人无数,愚痴妄意如麻。
汞铅错认结为沙,运火欲觅黄芽。
千日虚劳心力,人人尽破其家。
真铅似玉本无瑕,将凤欲比狂鸦。
世有學人無數,愚癡妄意如麻。
汞鉛錯認結為沙,運火欲覓黃芽。
千日虛勞心力,人人盡破其家。
真鉛似玉本無瑕,将鳳欲比狂鴉。
唐代: 吕岩
彼此离于生处,火遭水破惊忙。
分身各自拟深藏,半路再遣萧郎。
夫为无衣素体,妻因水浸衣黄。
丙丁甲乙有形相,刚遣令合阴阳。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三○二《静功部》)。
彼此離于生處,火遭水破驚忙。
分身各自拟深藏,半路再遣蕭郎。
夫為無衣素體,妻因水浸衣黃。
丙丁甲乙有形相,剛遣令合陰陽。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三○二《靜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