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眉简介
清代·沈昌眉的简介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 沈昌眉的诗(16篇) ► 沈昌眉的名句〕猜你喜欢
高阳台·庚戌上巳后六日,亚子自魏塘归来,道出芦中,阻风雨留泊。醉后赋此奉赠
两桨烟波,一床书画,倦游人倚孤舟。十里分湖,长天秋水同浮。
东风不与周郎遍,误归期、停泊芦洲。蓦相逢,只道寒暄,不道离愁。
高阳台·丹碧归来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华发相催。
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
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
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
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
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高阳台·陈抱潜书来问疾,赋此代柬,兼怀苏虚谷桂林
丹凤城南,枣花寺里,年来清梦迢迢。
残月芦沟,晓风吹软虹腰。
茂陵病久相如老,揽经年、双鬓飘萧。
剩春来、片影遥峰,卧冷吴舠。
山阳有客愁闻笛,说白云黄鹤,几处魂销。
风雪河关,泪痕浓著青袍。
遨头不恨迟芳宴,恨天涯、落寞裘貂。
怕重逢、携酒听莺,楚魄难招。
高阳台·除夜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高阳台·落梅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高阳台·七夕
高阳台·自述
坐倚芝云,摊书霞几,卧缘湘竹为床。
鸠藜蒲笠,药帘中有奇方。
心阆已断风尘梦,尽幽闲、草色花香。
怕人间、多事向炎蒸,抵死奔忙。
一椽仅有南阳。
喜窗开照水,竹碍斜阳。
抱琴沽酒,醉歌盘涧诗章。
鞭骥豢龙些个事,叹冰山、是尔收场。
幸吾生、少常欢笑,老不悲伤。
高阳台·重九
黄菊擎霜,紫萸带雨,年华又早重阳。
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
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
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
芒鞋竹杖荷裳。
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
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
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
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