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芒客舍
[魏晋]:刘伶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陰。
寒雞思天曙,振翅吹長音。
蚊蚋歸豐草,枯葉散蕭林。
陳醴發悴顔,巴歈暢真心。
缊被終不曉,斯歎信難任。
何以除斯歎,付之與瑟琴。
長笛響中夕,聞此消胸襟。
译文与注释
注释:⑴北芒:即“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北,是洛阳北御黄河的重要屏障,东汉、魏、晋时达官贵族死后多葬于此。客舍:犹言“客居”、“寄居”。
⑵泱(yāng)漭(mǎng):不明的样子。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神,后常代指月亮。
⑶黮(dàn)黤(yǎn):昏暗的样子。玄夜:黑夜。《八代诗揆》“黮黤”作“黤黮”,义同。
⑷寒鸡:指在半夜时分不按一定时间啼叫的荒鸡。《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古时迷信认为半夜鸡鸣为不祥的恶声。
⑸吹:这里指鸣叫。垂长音,拉长声音啼鸣。
⑹蚋(ruì):一种似蚊的昆虫,头小,色黑,吸人畜血液。丰草:丰茂的草。
⑺散:飘散。萧林:清静冷落的树林。树叶落后是秋冬之季,树林更少生气,故称“萧林”。
⑻醴(lǐ):甜酒。陈醴,陈酒。发:发动,焕发。悴颜:憔悴的面容。
⑼巴歈(yú):亦作巴渝,歌舞名,《晋书·乐志》记载为“巴渝舞"。
⑽缊(yùn)被:用乱麻做成的被子。不晓:到不了早晨。因“缊被”不暖,难过寒夜,故说“缊被终不晓”。
⑾斯叹:此叹,指“缊被终不晓”之叹。信:确实,的确。任:担当,承受。
⑿斯叹:代指胸中满腹的愁怀。
⒀瑟琴: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谐和,每以此比喻事物之和于心。
⒁长笛:长笛,乐器名,汉武帝时丘仲因羌之制截竹为之,名羌笛。本为四孔,后加一孔,以备五音,谓之长笛。宋陈旸《乐书》载:“昔人有吹笛而歌,曰:‘闲夜寂以清,长笛亮且鸣。’”中夕:半夜。
⒂消:消除。胸襟(jīn):胸,指胸中;襟,指衣襟。襟当胸,故说胸而并及襟。胸襟,引申为指某种心情,志趣或抱负。
注释:月亮被云层遮住昏暗不明,漆黑夜晚黝黑阴森。
寒天里的鸡以为天将亮,煽动翅膀发出长长的鸡啼声。
蚊虫聚集在茂密草丛中,萧瑟的树林中散落一地枯叶。
喝下陈年的甜酒让憔悴的面容泛起红晕,心中畅怀高唱巴渝歌声。
在乱麻破絮的棉被中迟迟等不到天亮,如此悲叹实在让人难以承担。
如何才能派遣消除掉胸中满腹的愁怀,唯有抚琴弹瑟,一抒衷肠。
在半夜中扬起长笛声,听到此乐音让自己心情渐渐的平复。
魏晋·刘伶的简介
刘伶(约221年-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州)人,魏晋时期诗人。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
► 刘伶的诗(2篇) ► 刘伶的名句〕
魏晋: 刘伶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陰。
寒雞思天曙,振翅吹長音。
蚊蚋歸豐草,枯葉散蕭林。
陳醴發悴顔,巴歈暢真心。
缊被終不曉,斯歎信難任。
何以除斯歎,付之與瑟琴。
長笛響中夕,聞此消胸襟。
唐代: 罗隐
梁宋追游早岁同,偶然违别事皆空。年如流水催何急,
道似危途动即穷。醉舞且欣连夜月,狂吟还聚上楼风。
烦君更枉骚人句,白凤灵蛇满袖中。
梁宋追遊早歲同,偶然違别事皆空。年如流水催何急,
道似危途動即窮。醉舞且欣連夜月,狂吟還聚上樓風。
煩君更枉騷人句,白鳳靈蛇滿袖中。
宋代: 范成大
毂击肩摩锦绣堆,朝声汹汹暮声催。
忽然忆起长桥路,天镜无边白鸟回。
毂擊肩摩錦繡堆,朝聲洶洶暮聲催。
忽然憶起長橋路,天鏡無邊白鳥回。
宋代: 黎廷瑞
门前苍耳与人齐,屋后青蛙作鬼啼。
风雨潇潇天正黑,披衣不寐听鸣鷄。
門前蒼耳與人齊,屋後青蛙作鬼啼。
風雨潇潇天正黑,披衣不寐聽鳴鷄。
宋代: 潘柽
急雨鸣空壁,轻寒上薄帏。
愁多空被酒,梦短不成归。
暗想桃花落,遥怜燕子飞。
偷儿欺客寝,夜静卷春衣。
急雨鳴空壁,輕寒上薄帏。
愁多空被酒,夢短不成歸。
暗想桃花落,遙憐燕子飛。
偷兒欺客寝,夜靜卷春衣。
宋代: 赵崇滋
巷深人寂静,蛩守客牀鸣。
夜半后风雨,一灯前弟兄。
愁来无好梦,吟到有新声。
不信看双鬓,萧萧白几茎。
巷深人寂靜,蛩守客牀鳴。
夜半後風雨,一燈前弟兄。
愁來無好夢,吟到有新聲。
不信看雙鬓,蕭蕭白幾莖。
清代: 黎简
示疾毗耶乞钵空,众香饥岁术须穷。多文世有嘲扬子,三绝吾方笑郑公。
地篆藓云随意雨,衣香花露过情风。梅三近日嫌欧九,故故称诗乃尔工。
示疾毗耶乞缽空,衆香饑歲術須窮。多文世有嘲揚子,三絕吾方笑鄭公。
地篆藓雲随意雨,衣香花露過情風。梅三近日嫌歐九,故故稱詩乃爾工。
宋代: 曹勋
路边小舍静无泥,风入松杉绿满枝。
溪抱回堤山抱屋,舟藏曲港竹藏篱。
主人野性留应懒,倦客闲情去輙迟。
内讼尘埃犹仆仆,厚颜如奉北山移。
路邊小舍靜無泥,風入松杉綠滿枝。
溪抱回堤山抱屋,舟藏曲港竹藏籬。
主人野性留應懶,倦客閑情去輙遲。
内訟塵埃猶仆仆,厚顔如奉北山移。
宋代: 曹勛
路边小舍静无泥,风入松杉绿满枝。
溪抱回隄山抱屋,舟藏曲港竹藏篱。
主人野性留应懒,倦客闲情去輙迟。
内讼尘埃犹僕僕,厚顔如奉北山移。
路邊小舍靜無泥,風入松杉綠滿枝。
溪抱回隄山抱屋,舟藏曲港竹藏籬。
主人野性留應懶,倦客閑情去輙遲。
内訟塵埃猶僕僕,厚顔如奉北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