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下
[唐代]:司空图
日炙旱云裂,迸为千道血。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日炙旱雲裂,迸為千道血。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堯湯遇災數,災數還中辍。何事奸與邪,古來難撲滅。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故国:指作者的家乡。春归:指春回大地。未有涯:无边无际。小栏高槛:小小的栏杆,高高的横槛。
②五更:天快亮时称五更。孤枕:指作者自己孤零零地睡着。犹:还。残灯:灯已没油,光也昏暗了。落花:指花朵零落,春即归去。
译文:
春回故乡美妙的景象无边无涯,那优美的小栏高槛是别人的家。
五更时惆怅苦闷又回到我心上,仍是孤灯一盏照着这片片落花。
诗的第一句写梦中的境界。作者远离家乡,久久不能归去,又正是大好的春天,思乡之情与眼前之景便衍成一梦,写自己回到了故乡,正是春光洒遍大地,无边无际。这里的“未有涯”三字,既包括姹紫嫣红”、“莺啼燕语”,也有作者的内心活动和无限的喜悦。虽然着笔不多,而喜悦之情却十分明显。次写梦后。一梦醒来,眼前所见却是小栏高槛,环境虽然优美,可惜不是梦中的故乡了,而是“别人家”。在这两句诗中,梦中回到故乡与现实中回不了故乡成了对比,梦中家乡春光大好与醒来“别人家”的“小栏高槛“成了对比。这样便把诗人极度怀念故乡,又恨不得归去的复杂情怀抒发得十分真切。
诗的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写作者梦醒后的心情和环境。这些描写与第一句梦游故乡相对照,与第二句的描写紧紧相连。这里的“小栏高槛”是“别人家”,这里没有了梦游回乡的欢乐,有的只是自己五更独眠,苦闷、惆怅,室内只有残灯一盏,窗外还有纷纷的落花。这样便把诗人的内心世界,把诗人的情态和愁容展示出来,环境的凄凉冷落也写得逼真形象。这样,总观全诗,作者思乡这个题意便表现得更为完整了。
唐代·司空图的简介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
► 司空图的诗(472篇) ► 司空图的名句〕
宋代: 宗泽
千岩层出乱云飞,失我平生洞府期。
夜据征鞍不交睫,举头弹指睡希夷。
千岩層出亂雲飛,失我平生洞府期。
夜據征鞍不交睫,舉頭彈指睡希夷。
唐代: 司空图
日炙旱云裂,迸为千道血。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日炙旱雲裂,迸為千道血。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堯湯遇災數,災數還中辍。何事奸與邪,古來難撲滅。
宋代: 司马光
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
旧物三峰雪,新悲一镊霜。
云低秦野阔,木落渭川长。
欲问当时事,无人独嘆伤。
昔辭蓮幕去,三十四炎涼。
舊物三峰雪,新悲一鑷霜。
雲低秦野闊,木落渭川長。
欲問當時事,無人獨嘆傷。
唐代: 司空图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清香裛露對高齋,泛酒偏能浣旅懷。
不似春風逞紅豔,鏡前空墜玉人钗。
唐代: 司空图
关外风昏欲雨天,荠花耕倒枕河壖。
邨南寂寞时回望,一只鸳鸯下渡船。
關外風昏欲雨天,荠花耕倒枕河壖。
邨南寂寞時回望,一隻鴛鴦下渡船。
唐代: 司空图
郊居谢名利,何事最相亲。
渐与论诗久,皆知得句新。
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
应念从今去,还来岳下频。
郊居謝名利,何事最相親。
漸與論詩久,皆知得句新。
川明虹照雨,樹密鳥沖人。
應念從今去,還來嶽下頻。
唐代: 司空图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故國春歸未有涯,小欄高檻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猶自殘燈照落花。
唐代: 齐己
莲花峰翠湿凝秋,旧业园林在下头。
好束诗书且归去,而今不爱事风流。
蓮花峰翠濕凝秋,舊業園林在下頭。
好束詩書且歸去,而今不愛事風流。
唐代: 翁承贊
结茅幽寂近禅林,霁景烟光着柳阴。
千嶂华山云外秀,万重乡思望中深。
老嫌白髮还偷镊,贫对春风亦强吟。
花畔水边人不会,腾腾闲步一披襟。
結茅幽寂近禅林,霁景煙光着柳陰。
千嶂華山雲外秀,萬重鄉思望中深。
老嫌白髮還偷鑷,貧對春風亦強吟。
花畔水邊人不會,騰騰閑步一披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