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时命重修落成路便临憩)
[清代]:乾隆
葺修尚识统和年,龙象重教焕法筵。
讵有废兴萦白业,徒闻翰墨说青莲。
往来几为飞吟兴,布施非关种福田。
小憩便教清跸去,我非乐独祗忧先。
葺修尚識統和年,龍象重教煥法筵。
讵有廢興萦白業,徒聞翰墨說青蓮。
往來幾為飛吟興,布施非關種福田。
小憩便教清跸去,我非樂獨祗憂先。
译文与注释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六
2. 时命重修落成路便临憩
注释:
清代·乾隆的简介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
► 乾隆的诗(11985篇) ► 乾隆的名句〕
清代: 乾隆
葺修尚识统和年,龙象重教焕法筵。
讵有废兴萦白业,徒闻翰墨说青莲。
往来几为飞吟兴,布施非关种福田。
小憩便教清跸去,我非乐独祗忧先。
葺修尚識統和年,龍象重教煥法筵。
讵有廢興萦白業,徒聞翰墨說青蓮。
往來幾為飛吟興,布施非關種福田。
小憩便教清跸去,我非樂獨祗憂先。
清代: 乾隆
高阁耸云红,随缘憩梵宫。
优娄比邱少,调御丈夫雄。
独乐诚无闷,先忧道不同。
如何披宋史,又见有温公。
高閣聳雲紅,随緣憩梵宮。
優婁比邱少,調禦丈夫雄。
獨樂誠無悶,先憂道不同。
如何披宋史,又見有溫公。
清代: 乾隆
渔阳自昔号边城,闾左兹频来往行。
题额依稀传太白,幻身谁与认三生。
当春忍草绿沿砌,阅古苍松翠覆楹。
我实有忧无逸者,于兹未肯学循名。
漁陽自昔号邊城,闾左茲頻來往行。
題額依稀傳太白,幻身誰與認三生。
當春忍草綠沿砌,閱古蒼松翠覆楹。
我實有憂無逸者,于茲未肯學循名。
清代: 乾隆
城头见刹竿,雁阁入云端。
犹有青莲迹,堪同白社看。
春风暂经过,昔日此盘桓。
独乐诚无系,胡为施六檀。
城頭見刹竿,雁閣入雲端。
猶有青蓮迹,堪同白社看。
春風暫經過,昔日此盤桓。
獨樂誠無系,胡為施六檀。
清代: 乾隆
祗园路必经,春跸小延停。
僧野罢禅戒,佛空泯色形。
少年频此宿,古柏镇前庭。
似向高斋话,鬓霜添几星。
祗園路必經,春跸小延停。
僧野罷禅戒,佛空泯色形。
少年頻此宿,古柏鎮前庭。
似向高齋話,鬓霜添幾星。
清代: 乾隆
山郡寒烟里,祗园粉堞边。
禅房有花木,向日记留连。
颓废嗟如是,施檀亦偶然。
邑民似相识,瞥眼十馀年。
山郡寒煙裡,祗園粉堞邊。
禅房有花木,向日記留連。
頹廢嗟如是,施檀亦偶然。
邑民似相識,瞥眼十馀年。
清代: 乾隆
欲留羲御问迁移,便是拈花不语时。
丈六金身应好在,春风过客偶相思。
禅心远逐穿云磬,古迹空传没字碑。
烟柳丝丝新绿嫩,即看拖地有长眉。
欲留羲禦問遷移,便是拈花不語時。
丈六金身應好在,春風過客偶相思。
禅心遠逐穿雲磬,古迹空傳沒字碑。
煙柳絲絲新綠嫩,即看拖地有長眉。
清代: 乾隆
梵宇维新又隔年,经过小憩净庐筵。
了无诸虑翳心镜,喜有群峰削掌莲。
不识寺僧谁说偈,何如春鸟解芸田。
行云流水参今昔,谢孟嗤他较后先。
梵宇維新又隔年,經過小憩淨廬筵。
了無諸慮翳心鏡,喜有群峰削掌蓮。
不識寺僧誰說偈,何如春鳥解芸田。
行雲流水參今昔,謝孟嗤他較後先。
唐代: 苏允平
□□大圣尊,浊世中出现。
能化百亿身,非论十八变。
欲调庶彙情,先与羣魔战。
法鼓震祥云,□□□□电。
衆生业重身,几个遭逢见。
□缘闻佛名,□□覩佛面。
久居在世间,□衆怀厌贱。
是故现湼槃,□□□慕恋。
皆为实灭度,岂识真方便。
□□灵鹫山,或游沙界遍。
国王得舍利,造塔余八万。
劫□□□□,此□重修建。
一心构胜缘,□载□弘愿。
表剎既兴隆,善缘□□□。
□志劫修业,虔诚礼供养。
□□□□主,□获皆无量。
果位从此兴,菩提渐无上。
今告衆多人,愿钦衆妙相。
所陈简直辞,□□□□□,无非居因缘,无非居典则。
审谛听是言,勉励植衆德。
愿同□□□,当来遇弥勒。
(道光《武陟县志》卷二一。
)。
□□大聖尊,濁世中出現。
能化百億身,非論十八變。
欲調庶彙情,先與羣魔戰。
法鼓震祥雲,□□□□電。
衆生業重身,幾個遭逢見。
□緣聞佛名,□□覩佛面。
久居在世間,□衆懷厭賤。
是故現湼槃,□□□慕戀。
皆為實滅度,豈識真方便。
□□靈鹫山,或遊沙界遍。
國王得舍利,造塔餘八萬。
劫□□□□,此□重修建。
一心構勝緣,□載□弘願。
表剎既興隆,善緣□□□。
□志劫修業,虔誠禮供養。
□□□□主,□獲皆無量。
果位從此興,菩提漸無上。
今告衆多人,願欽衆妙相。
所陳簡直辭,□□□□□,無非居因緣,無非居典則。
審谛聽是言,勉勵植衆德。
願同□□□,當來遇彌勒。
(道光《武陟縣志》卷二一。
)。
展开阅读全文 ∨
清代: 宗源瀚
衢山苍苍衢水碧,四千年中一瑰硕。东南已遍昆明灰,太末犹余丞相柏。
赣州祀自咸淳始,莲花一祠傍珂里。血食当时已如此,况更百世月在水。
拱辰门外瓴甓荒,入城两徙钟楼旁。先后郡守屡修葺,灵旗飒飒飘虚堂。
我来肃拜值兵后,祠孙零落祠摧垢。丹雘群分清俸钱,蕉荔新酾石室酒。
神之来兮风穆清,如听琴韵声和平。神之去兮动云幕,翩翩疑有横江鹤。
迎神送神我作歌,公傥被发来相过。思公治郡妙宽猛,古今相去何其多。
三衢人士汲修绠,标表从公发深省。爱直多应愧长官,孝弟真宜式乡井。
仁言利溥章疏醇,宽全君子排小人。力为朝廷惜元气,岂以铁面矜龂龂。
十卷遗书后人守,梨枣修完垂不朽。墓门更拟砻丰碑,重刻髯苏字如斗。
衢山蒼蒼衢水碧,四千年中一瑰碩。東南已遍昆明灰,太末猶餘丞相柏。
贛州祀自鹹淳始,蓮花一祠傍珂裡。血食當時已如此,況更百世月在水。
拱辰門外瓴甓荒,入城兩徙鐘樓旁。先後郡守屢修葺,靈旗飒飒飄虛堂。
我來肅拜值兵後,祠孫零落祠摧垢。丹雘群分清俸錢,蕉荔新酾石室酒。
神之來兮風穆清,如聽琴韻聲和平。神之去兮動雲幕,翩翩疑有橫江鶴。
迎神送神我作歌,公傥被發來相過。思公治郡妙寬猛,古今相去何其多。
三衢人士汲修绠,标表從公發深省。愛直多應愧長官,孝弟真宜式鄉井。
仁言利溥章疏醇,寬全君子排小人。力為朝廷惜元氣,豈以鐵面矜龂龂。
十卷遺書後人守,梨棗修完垂不朽。墓門更拟砻豐碑,重刻髯蘇字如鬥。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