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黄庭坚的诗 >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末及之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末及之

[宋代]:黄庭坚

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后,宁为鸡口。
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
希价咸阳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还。
俗学风波能自拔,我识廖侯眉宇间。
省庭无人与争长,主司得之如受赏。
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
生珠之水砂砾润,生玉之山草木荣。
观君词章亦如此,谅知躬行有君子。
更约探囊阅旧文,蛛丝灯花助我喜。
贤乐堂前竹影斑,好鸟自语莫令弹。
北邻着作相劳苦,整驾谒子邀同攀。
应烦下榻煮茶药,坐待月轮衔屋山。

黄庭坚简介

宋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 黄庭坚的诗(3542篇) ► 黄庭坚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末及之

宋代黄庭坚

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后,宁为鸡口。
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
希价咸阳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还。
俗学风波能自拔,我识廖侯眉宇间。
省庭无人与争长,主司得之如受赏。
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
生珠之水砂砾润,生玉之山草木荣。
观君词章亦如此,谅知躬行有君子。
更约探囊阅旧文,蛛丝灯花助我喜。
贤乐堂前竹影斑,好鸟自语莫令弹。
北邻着作相劳苦,整驾谒子邀同攀。
应烦下榻煮茶药,坐待月轮衔屋山。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未及之

宋代黄庭坚

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後,宁为鸡口。
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
希价咸阳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还。
俗学风波能自拔,我识廖侯眉宇间。
省庭无人与争长,主司得之如受赏。
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
生珠之水砂砾润,生玉之山草木荣。
观君词章亦如此,谅知躬行有君子。
更约探囊阅旧文,蛛丝灯花助我喜。
贤乐堂前竹影斑,好鸟自语莫令弹。
北邻著作相劳苦,整驾谒子邀同攀。
应烦下榻煮茶药,坐待月轮衔屋山。

寄秦峡州三首峡州书尾悼侍儿之亡故篇末及之 其三

宋代周紫芝

断云飞在旧阳臺,无复襄王梦里来。
十二峰前何处是,郡楼凝望想徘徊。

寄秦峡州三首峡州书尾悼侍儿之亡故篇末及之 其二

宋代周紫芝

峡城真在楚云间,闻说丰年讼亦闲。
獠洞无兵秋日永,满倾醽醁看青山。

寄秦峡州三首峡州书尾悼侍儿之亡故篇末及之 其一

宋代周紫芝

当年淮水未归时,紫塞天尘玉座知。
今日临边须老子,莫辞万里拥双麾。

六舅以诗来觅铜犀用长句持送舅氏学古之余复味禅悦故篇末及之

宋代黄庭坚

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
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
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
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
不着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

再答明略二首

宋代黄庭坚

廖侯言如不出口,铨量古今胆如斗。
度越崔张与二班,古风萧萧笔追还。
前日辞家来射策,声名藉甚诸公间。
华阴白云锁千嶂,胜日一谈谁能赏。
君不见曩时子产识然明,知音郁郁闭佳城。
勿以匣中之明月,计较粪上之朝荣。
我去丘园十年矣,种桑可蚕犊生子。
使年七十今中半,安能朝四暮三浪忧喜。
据席谈经只强颜,不安时论取讥弹。
爱君草木同臭味,颇似瓜葛相依攀。
我有仙方煮白石,何时期君蓝田山。

再答明略二首

宋代黄庭坚

挟策读书计糊口,故人南箕与北斗。
江南江北万重山,千里寄书声不还。
当时朱弦写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间。
沽桐满腹生蛛网,忍向时人觅清赏。
廖侯文字得我惊,五岳纵横守严城。
万夫之下不称屈,定知名满四海非真荣。
富於春秋已如此,他日卜邻长儿子。
一丘各自有林泉,扶将白头亲燕喜。
秋风日暮衣裳单,深巷落叶已如弹。
数来会面复能几,六龙去人不可攀。
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

再答明略二首 其一

宋代黄庭坚

挟策读书计煳口,故人南箕与北斗。
江南江北万重山,千里寄书声不还。
当时朱弦写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间。
枯桐满腹生蛛网,忍向时人觅清赏。
廖侯文字得我惊,五岳纵横守严城。
万夫之下不称屈,定知名满四海非真荣。
富于春秋已如此,他日卜邻长儿子。
一丘各自有林泉,扶将白头亲燕喜。
秋风日暮衣裳单,深巷落叶已如弹。
数来会面复能几,六龙去人不可攀。
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

答明略并寄无咎

宋代黄庭坚

可以忘忧惟有酒,清圣浊贤皆可口。
前日过君饮不多,明日解酲无五斗。
古木清阴丹井栏,夜来凉月屋头还。
论文拨置形骸外,得意相忘樽俎间。
冰壶不可与夏虫飨,秋月不可与俗士赏。
已得樽前两友生,更思一士济阳城。
虽无四至九卿之规画,犹有千秋万岁之真荣。
空名未食太仓米,今作斑衣老莱子。
卿家嗣宗望尔来,不独我闻足音喜。
西风索寞叶初乾,长铗归来亦罢弹。
穷巷蓬蒿深一尺,朱门廉陛高难攀。
吾侪相逢置是事,百世之下仰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