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隠楼
[宋代]:李龏
清隠仙书小篆文,挂檐数片是秋云。
平郊远见行人小,石路泉流两寺分。
清隠仙書小篆文,挂檐數片是秋雲。
平郊遠見行人小,石路泉流兩寺分。
宋代·李龏的简介
李龏(一一九四~?)(生年据本集《癸卯元旦》“五十平头今日到”推定),字和父,号雪林,祖籍菏泽(今属山东),家吴兴三汇之交(今属浙江)。以诗游士大夫间,据本集《八月三十日小园桂香清甚招同僚吟...〔
► 李龏的诗(551篇) ► 李龏的名句〕
宋代: 李龏
清隠仙书小篆文,挂檐数片是秋云。
平郊远见行人小,石路泉流两寺分。
清隠仙書小篆文,挂檐數片是秋雲。
平郊遠見行人小,石路泉流兩寺分。
宋代: 曾极
松声听罢独看云,华隠楼中控鹤身。
治国神方难自献,祗将本草语时人。
松聲聽罷獨看雲,華隠樓中控鶴身。
治國神方難自獻,祗将本草語時人。
宋代: 苏轼
楼上新诗二百篇,三吴处士最应贤。
非夷非惠真天隠,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尽黄金犹好客,归来碧瓦自生烟。
灵犀美璞无人识,蔚蔚空惊草木妍。
樓上新詩二百篇,三吳處士最應賢。
非夷非惠真天隠,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盡黃金猶好客,歸來碧瓦自生煙。
靈犀美璞無人識,蔚蔚空驚草木妍。
宋代: 沈遘
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
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
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
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吾庐两溪旁,足迹远城市。
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间世。
自我登羣玉,十年未得归。
秋风东南望,怅息欲下飞。
轩轩吾宗子,自少慕奇伟。
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
起楼临孤墅,自以天隠名。
超焉谢朋友,于兹寄生平。
我初闻以疑,今迺送而喜。
出处亦何常,要之不苟尔。
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
吾党多狂简,不知所以裁。
子归慎厥修,先之以廉让。
风行自田闾,来者知所尚。
庶几吾州士,礼义世弗亏。
庶几吾宗门,长为衆表仪。
毋独矜汝名,母独行乎怪。
鸟兽非所群,山林固何頼。
吾虽縻于此,亦若与子游。
勔哉其无闷,勿为至人羞。
吳會富山水,吳興盛人物。
風流自南朝,德譽世不沒。
吾宗州之望,譜序遠且蕃。
煌煌全盛時,冠蓋充裡門。
吾廬兩溪旁,足迹遠城市。
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間世。
自我登羣玉,十年未得歸。
秋風東南望,怅息欲下飛。
軒軒吾宗子,自少慕奇偉。
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
起樓臨孤墅,自以天隠名。
超焉謝朋友,于茲寄生平。
我初聞以疑,今迺送而喜。
出處亦何常,要之不苟爾。
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
吾黨多狂簡,不知所以裁。
子歸慎厥修,先之以廉讓。
風行自田闾,來者知所尚。
庶幾吾州士,禮義世弗虧。
庶幾吾宗門,長為衆表儀。
毋獨矜汝名,母獨行乎怪。
鳥獸非所群,山林固何頼。
吾雖縻于此,亦若與子遊。
勔哉其無悶,勿為至人羞。
唐代: 陈岩
一生不买真清誉,平日不歌招隠诗。
底事琢山成大字,有名还被衆人知。
一生不買真清譽,平日不歌招隠詩。
底事琢山成大字,有名還被衆人知。
宋代: 张颐
古寺深山里,高亭万木丛。
归云度疎牖,绣岭倚晴空。
涧草连阶绿,岩花照槛红。
纵非尘世外,无异画图中。
古寺深山裡,高亭萬木叢。
歸雲度疎牖,繡嶺倚晴空。
澗草連階綠,岩花照檻紅。
縱非塵世外,無異畫圖中。
宋代: 张镃
得时则为人,此固丈夫志。
生前必功名,说实起后世。
君看禹稷徒,乌有觊望意。
偶然事逢手,势若破竹易。
所以极万代,伟绩不可槩。
纷纷务勉强,指日苟声利。
等观今昔为,迷悟由性异。
庄侯海内士,岂特静者类。
深叹末俗竞,懒赴殊科试。
力田抄饭白,结屋傍山翠。
受用已有余,推此更广施。
名楼曰招隠,来者定弗弃。
我恨闻命晚,已买城北地。
湖滨林麓幽,市远车马避。
想像辋川宽,庶几盘谷邃。
虽非千步门,肯换一品位。
桃蒸春浪活,桂馥秋风至。
其时思故友,命驾惊昼睡。
堂堂无他言,握手笑相视。
吾侪东西隔,橘枳本同味。
中年各菟裘,要非太早计。
何须并墙居,而后愿始遂。
得時則為人,此固丈夫志。
生前必功名,說實起後世。
君看禹稷徒,烏有觊望意。
偶然事逢手,勢若破竹易。
所以極萬代,偉績不可槩。
紛紛務勉強,指日苟聲利。
等觀今昔為,迷悟由性異。
莊侯海内士,豈特靜者類。
深歎末俗競,懶赴殊科試。
力田抄飯白,結屋傍山翠。
受用已有餘,推此更廣施。
名樓曰招隠,來者定弗棄。
我恨聞命晚,已買城北地。
湖濱林麓幽,市遠車馬避。
想像辋川寬,庶幾盤谷邃。
雖非千步門,肯換一品位。
桃蒸春浪活,桂馥秋風至。
其時思故友,命駕驚晝睡。
堂堂無他言,握手笑相視。
吾侪東西隔,橘枳本同味。
中年各菟裘,要非太早計。
何須并牆居,而後願始遂。
宋代: 无名氏
凉蝉乱叫朝暮雨,独鹤不迷前后山。
茶叶煮汤胜茗椀,栗花然火称松关。
涼蟬亂叫朝暮雨,獨鶴不迷前後山。
茶葉煮湯勝茗椀,栗花然火稱松關。
宋代: 陈宓
高标千载有谁攀,风雨祠堂尚一间。
寄语当年詹令尹,吾今亦欲早归山。
高标千載有誰攀,風雨祠堂尚一間。
寄語當年詹令尹,吾今亦欲早歸山。
宋代: 释居简
脉通九地各东西,洗钵曾分牧女糜。
万斛从来不择地,试看一滴汎华池。
脈通九地各東西,洗缽曾分牧女糜。
萬斛從來不擇地,試看一滴汎華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