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一一○
[唐代]:庞藴
惭愧好意根,无自亦无他。
无自身无垢,无他尘不加。
常居清静地,知有不能过。
旧时恶知识,总见阿弥陀。
慚愧好意根,無自亦無他。
無自身無垢,無他塵不加。
常居清靜地,知有不能過。
舊時惡知識,總見阿彌陀。
唐代·庞藴的简介
庞藴,字道玄,衡州衡阳县人。贞元初,谒石头迁有省,迁问曰:“子以缁耶?素耶?”藴曰:“愿从所慕。”遂不剃染,世号庞居士。诗七首。...〔
► 庞藴的诗(136篇) ► 庞藴的名句〕
唐代: 庞藴
惭愧好意根,无自亦无他。
无自身无垢,无他尘不加。
常居清静地,知有不能过。
旧时恶知识,总见阿弥陀。
慚愧好意根,無自亦無他。
無自身無垢,無他塵不加。
常居清靜地,知有不能過。
舊時惡知識,總見阿彌陀。
唐代: 庞藴
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
被贼一羣使,寻常不自在。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
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
佛駡作死尸,乘尸渡大海。
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
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
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
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
(以上一百十四首均见咸丰元年刊于頔编《庞居士语录》卷中)。
慚愧一軀身,梵号波羅柰。
被賊一羣使,尋常不自在。
亦名為枯井,亦名為韛袋。
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
佛駡作死屍,乘屍渡大海。
大海元無水,死屍非是船。
熟看世上事,總是假因緣。
若了身心相,空裡任橫眠。
具此六慚愧,實是不求天。
(以上一百十四首均見鹹豐元年刊于頔編《龐居士語錄》卷中)。
唐代: 庞藴
惭愧一双耳,常思解脱声。
若论俗语话,实是不能听。
闻财耳不纳,闻色心不生。
不受有无语,何虑不惺惺。
慚愧一雙耳,常思解脫聲。
若論俗語話,實是不能聽。
聞财耳不納,聞色心不生。
不受有無語,何慮不惺惺。
唐代: 庞藴
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
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
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
慚愧一雙眼,曾見數般人。
端正亦不愛,醜陋亦不瞋,當頭異國色,何須妄起塵。
低頭自形相,都無一處真。
身心如幻化,滿眼沒怨親。
唐代: 庞藴
世人重名利,余心总不然。
束薪货升米,清水铁铛煎。
觉熟捻铛下,将身近畔边。
时时抛入口,腹饱肚无言。
世人重名利,餘心總不然。
束薪貨升米,清水鐵铛煎。
覺熟撚铛下,将身近畔邊。
時時抛入口,腹飽肚無言。
唐代: 庞藴
有(《祖堂集》卷十五作「世」)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祖庭事苑》卷二作「它」)。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祖堂集》无此二句)。
一丸疗万(《祖堂集》作「百」)病,不假药方多。
有(《祖堂集》卷十五作「世」)人嫌龐老,龐老不嫌他(《祖庭事苑》卷二作「它」)。
開門待知識,知識不來過。
心如具三學,塵識不相和(《祖堂集》無此二句)。
一丸療萬(《祖堂集》作「百」)病,不假藥方多。
唐代: 庞藴
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
千里寻月影(《宗镜录》卷四一作「千生寻水月」),终是枉工夫。
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疎。
但看起灭处,此箇是真如。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
千裡尋月影(《宗鏡錄》卷四一作「千生尋水月」),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疎。
但看起滅處,此箇是真如。
唐代: 庞藴
羊车诱下愚,鹿车载中夫。
大乘为上士,鹏巢鹤不居。
鹪鹩住蚊睫,居士咄盲驴。
若论质利帝,毕竟一乘无。
羊車誘下愚,鹿車載中夫。
大乘為上士,鵬巢鶴不居。
鹪鹩住蚊睫,居士咄盲驢。
若論質利帝,畢竟一乘無。
唐代: 庞藴
佛亦不离心,心亦不离佛。
心寂即菩提,心然即有物。
物即变成魔,无即无诸佛。
若能如是用,十八从何出。
佛亦不離心,心亦不離佛。
心寂即菩提,心然即有物。
物即變成魔,無即無諸佛。
若能如是用,十八從何出。
唐代: 庞藴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睡來展腳睡,悟理起題詩。
詩中無别意,唯勸破貪癡。
貪瞋癡若盡,便是世尊兒。
無煩問師匠,心王應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