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楷禅师
[宋代]:释德洪
龙蛇头角混埃尘,临死方知老净因。
三度傲辞天子敕,一生甘作净名身。
虎皮羊质成何事,牛马襟裾亦谩陈。
须信屈原千载后,空门犹有独醒人。
龍蛇頭角混埃塵,臨死方知老淨因。
三度傲辭天子敕,一生甘作淨名身。
虎皮羊質成何事,牛馬襟裾亦謾陳。
須信屈原千載後,空門猶有獨醒人。
宋代·释德洪的简介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
► 释德洪的诗(1744篇) ► 释德洪的名句〕
宋代: 释德洪
龙蛇头角混埃尘,临死方知老净因。
三度傲辞天子敕,一生甘作净名身。
虎皮羊质成何事,牛马襟裾亦谩陈。
须信屈原千载后,空门犹有独醒人。
龍蛇頭角混埃塵,臨死方知老淨因。
三度傲辭天子敕,一生甘作淨名身。
虎皮羊質成何事,牛馬襟裾亦謾陳。
須信屈原千載後,空門猶有獨醒人。
宋代: 释德洪
望之翛然,冰枯而天粹。
即之渊然,云闲而水止。
意坐石而情无住着,故杖瘦藤而欲起。
人言即俗复即真,出尘之相加冠巾。
非因引法忤圣主,我宗僧俗两不存。
五位正宗将仆地,以手挈之閲人世。
屹然万仞捍狂澜,荷负大法当如是。
纷纷鄙夫拜公像,譬如蝼螘见龙象。
惊魂已化千微尘,岂特形容先沮丧。
火刀直裰谁得之,醉李故时捕鱼师。
岭梅已熟莫咬破,核子乞与宁馨儿。
望之翛然,冰枯而天粹。
即之淵然,雲閑而水止。
意坐石而情無住着,故杖瘦藤而欲起。
人言即俗複即真,出塵之相加冠巾。
非因引法忤聖主,我宗僧俗兩不存。
五位正宗将仆地,以手挈之閲人世。
屹然萬仞捍狂瀾,荷負大法當如是。
紛紛鄙夫拜公像,譬如蝼螘見龍象。
驚魂已化千微塵,豈特形容先沮喪。
火刀直裰誰得之,醉李故時捕魚師。
嶺梅已熟莫咬破,核子乞與甯馨兒。
宋代: 高世则
悬崖撒手任纵横,大地虚空自坦平。
照壑辉岩上借月,庵头别有一帘明。
懸崖撒手任縱橫,大地虛空自坦平。
照壑輝岩上借月,庵頭别有一簾明。
宋代: 释仲皎
胜境东西白,高僧一二禅。
只知行道处,不记住山年。
涧月平分照,林花各自妍。
披云寻旧址,犹在绛峯边。
勝境東西白,高僧一二禅。
隻知行道處,不記住山年。
澗月平分照,林花各自妍。
披雲尋舊址,猶在绛峯邊。
宋代: 释怀深
凛然孤风,粲然眉目。
利剑当门,谁敢轻触。
脱略处,妙难传,万仞峰前驾铁船。
凜然孤風,粲然眉目。
利劍當門,誰敢輕觸。
脫略處,妙難傳,萬仞峰前駕鐵船。
宋代: 释怀深
转方作圆,辉今耀昔。
龙袖三关,金鎚一击。
五十余年,脇不至席。
逆鳞句,阿谁识,生死观来如戏剧。
轉方作圓,輝今耀昔。
龍袖三關,金鎚一擊。
五十餘年,脇不至席。
逆鱗句,阿誰識,生死觀來如戲劇。
宋代: 释怀深
炟赫佛光,逆顺无碍。
道传崑山,声飞湖海。
戏笑怒骂,皆师三昧。
风流处,更尤佳。
曾悟庭前栢,春风二月花。
炟赫佛光,逆順無礙。
道傳崑山,聲飛湖海。
戲笑怒罵,皆師三昧。
風流處,更尤佳。
曾悟庭前栢,春風二月花。
宋代: 释怀深
师道平夷,师貌浑厚。
持如地心,开无妄口。
四坐道场,一尘不受。
节角处,没窼臼,三眼神龟火里走。
師道平夷,師貌渾厚。
持如地心,開無妄口。
四坐道場,一塵不受。
節角處,沒窼臼,三眼神龜火裡走。
宋代: 释怀深
言简理直,道高德重。
无妄谈笑,无妄迎送。
衲子入门,毛发耸动。
密密处,莫能观,倚天灵刃照人寒。
言簡理直,道高德重。
無妄談笑,無妄迎送。
衲子入門,毛發聳動。
密密處,莫能觀,倚天靈刃照人寒。
宋代: 释怀深
大圆镜中,真光明炬。
慈中有威,击涂毒鼓。
威中有慈,闢荆棘路。
无缘饰,没遮护。
一切衆生,睹相而悟。
大圓鏡中,真光明炬。
慈中有威,擊塗毒鼓。
威中有慈,闢荊棘路。
無緣飾,沒遮護。
一切衆生,睹相而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