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过海
[宋代]:苏辙
我迁海康郡,犹在寰海中。
送君渡海南,风帆若张弓。
笑揖彼岸人,回首平生空。
平生定何有,此去未可穷。
惜无好勇夫,从此乘桴翁。
幽子疑龙虾,牙须竟谁雄。
闭门亦勿见,一嗅同香风。
晨朝饱粥饭,洗鉢随僧钟。
有问何时归,兹焉若将终。
居家出家人,岂复怀儿童。
老聃真吾师,出入初犹龙。
笼樊顾甚密,俯首姑尔容。
衆人指我笑,缰锁无此工。
一瞬千佛土,相期兜率宫。
我遷海康郡,猶在寰海中。
送君渡海南,風帆若張弓。
笑揖彼岸人,回首平生空。
平生定何有,此去未可窮。
惜無好勇夫,從此乘桴翁。
幽子疑龍蝦,牙須竟誰雄。
閉門亦勿見,一嗅同香風。
晨朝飽粥飯,洗鉢随僧鐘。
有問何時歸,茲焉若将終。
居家出家人,豈複懷兒童。
老聃真吾師,出入初猶龍。
籠樊顧甚密,俯首姑爾容。
衆人指我笑,缰鎖無此工。
一瞬千佛土,相期兜率宮。
宋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
► 苏辙的诗(1800篇) ► 苏辙的名句〕
宋代: 苏辙
我迁海康郡,犹在寰海中。
送君渡海南,风帆若张弓。
笑揖彼岸人,回首平生空。
平生定何有,此去未可穷。
惜无好勇夫,从此乘桴翁。
幽子疑龙虾,牙须竟谁雄。
闭门亦勿见,一嗅同香风。
晨朝饱粥饭,洗鉢随僧钟。
有问何时归,兹焉若将终。
居家出家人,岂复怀儿童。
老聃真吾师,出入初犹龙。
笼樊顾甚密,俯首姑尔容。
衆人指我笑,缰锁无此工。
一瞬千佛土,相期兜率宫。
我遷海康郡,猶在寰海中。
送君渡海南,風帆若張弓。
笑揖彼岸人,回首平生空。
平生定何有,此去未可窮。
惜無好勇夫,從此乘桴翁。
幽子疑龍蝦,牙須竟誰雄。
閉門亦勿見,一嗅同香風。
晨朝飽粥飯,洗鉢随僧鐘。
有問何時歸,茲焉若将終。
居家出家人,豈複懷兒童。
老聃真吾師,出入初猶龍。
籠樊顧甚密,俯首姑爾容。
衆人指我笑,缰鎖無此工。
一瞬千佛土,相期兜率宮。
宋代: 苏辙
龟山昔同到,松竹故依然。
红印封咸豉,黄罂分井泉。
青天携杖处,晚日落帆偏。
无限相思意,新诗句句传。
龜山昔同到,松竹故依然。
紅印封鹹豉,黃罂分井泉。
青天攜杖處,晚日落帆偏。
無限相思意,新詩句句傳。
宋代: 苏辙
出处平生共,江淮恨不来。
宦游良误我,老病赋怀哉。
狥物终今世,量书尽几堆。
归耕少忧患,惟有仰春雷。
出處平生共,江淮恨不來。
宦遊良誤我,老病賦懷哉。
狥物終今世,量書盡幾堆。
歸耕少憂患,惟有仰春雷。
宋代: 苏辙
行役饶新喜,临川逢故人。
相看对泉石,怜我在埃尘。
会合终多故,分张类有神。
南游得如愿,梦想霅溪春。
行役饒新喜,臨川逢故人。
相看對泉石,憐我在埃塵。
會合終多故,分張類有神。
南遊得如願,夢想霅溪春。
宋代: 苏辙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荼亦甘。
有命谁令终返北,无心自笑欲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手挹祖师清凈水,不嫌白髮照毵毵。
山林瘴霧老難堪,歸去中原荼亦甘。
有命誰令終返北,無心自笑欲巢南。
蠻音慣習疑伧語,脾病萦纏帶嶺岚。
手挹祖師清凈水,不嫌白髮照毵毵。
宋代: 苏辙
月入虚窗疑欲旦,香凝幽室久犹薰。
清风巧为吹余瘴,疏雨时来报断云。
南海炎凉身已惯,北方毁誉耳谁闻。
遥知挂壁瓢无酒,归舶还将一酌分。
月入虛窗疑欲旦,香凝幽室久猶薰。
清風巧為吹餘瘴,疏雨時來報斷雲。
南海炎涼身已慣,北方毀譽耳誰聞。
遙知挂壁瓢無酒,歸舶還将一酌分。
宋代: 苏辙
水上有车车自翻,悬霤如线垂前轩。
霜蓬已枯不再绿,有客劝我抽其根。
枯根一去紫茸茁,珍重已试幽人言。
纷纷华髮何足道,当返六十过去魂。
水上有車車自翻,懸霤如線垂前軒。
霜蓬已枯不再綠,有客勸我抽其根。
枯根一去紫茸茁,珍重已試幽人言。
紛紛華髮何足道,當返六十過去魂。
宋代: 苏辙
许君马老共一邦,西山断处流蜀江。
谁令十载重渡泷,滩头旧寺晨钟撞。
乱流赤脚记淙淙,道俗自谓丹霞庞。
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
許君馬老共一邦,西山斷處流蜀江。
誰令十載重渡泷,灘頭舊寺晨鐘撞。
亂流赤腳記淙淙,道俗自謂丹霞龐。
便令築室修畦矼,往還二老筇一雙。
宋代: 苏辙
还朝正三伏,一再趋未央。
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
梦中惊和璞,起坐怜老房。
为我忝丞辖,置身愿并凉。
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
早岁发归念,老来未尝忘。
渊明不久仕,黔娄足为康。
家有二顷田,岁办十口粮。
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
辛勤养松竹,迟莫多风霜。
常恐先着鞭,独引社酒尝。
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
還朝正三伏,一再趨未央。
久從江海遊,苦此劍佩長。
夢中驚和璞,起坐憐老房。
為我忝丞轄,置身願并涼。
此心一自許,何暇憂陟岡。
早歲發歸念,老來未嘗忘。
淵明不久仕,黔婁足為康。
家有二頃田,歲辦十口糧。
教敕諸子弟,編排舊文章。
辛勤養松竹,遲莫多風霜。
常恐先着鞭,獨引社酒嘗。
火急報君恩,會合心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