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峡重九感怀
[宋代]:李曾伯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于此上嵯峨。
云收谷浄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落帽尋盟鬓久皤,今朝于此上嵯峨。
雲收谷浄山新霁,風定沙平水不波。
對菊使人懷古爾,思莼如我感時何。
明年把酒知何處,歸到東籬更莫它。
宋代·李曾伯的简介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
► 李曾伯的诗(619篇) ► 李曾伯的名句〕
宋代: 李曾伯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于此上嵯峨。
云收谷浄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落帽尋盟鬓久皤,今朝于此上嵯峨。
雲收谷浄山新霁,風定沙平水不波。
對菊使人懷古爾,思莼如我感時何。
明年把酒知何處,歸到東籬更莫它。
宋代: 韩琦
应厌偏州节物荒,重阳前忍去安阳。
双清易感霜茎怨,三雅难留露蕊芳。
不惜高吟来疾置,尚思衰叟会寒乡。
谁知衣弊京尘客,乃是南宫卧锦郎。
應厭偏州節物荒,重陽前忍去安陽。
雙清易感霜莖怨,三雅難留露蕊芳。
不惜高吟來疾置,尚思衰叟會寒鄉。
誰知衣弊京塵客,乃是南宮卧錦郎。
宋代: 李光
百岁光阴日半斜,因缘已透更何嗟。
饱参禅窟传心印,一见桃溪悟落花。
了得顿门方自在,修持径路断无差。
世人学道徒勤苦,终日蒸炊只是沙。
百歲光陰日半斜,因緣已透更何嗟。
飽參禅窟傳心印,一見桃溪悟落花。
了得頓門方自在,修持徑路斷無差。
世人學道徒勤苦,終日蒸炊隻是沙。
宋代: 葛胜仲
李庇山记皮陆诗,纪述茶事真歷歷。
枕流亭北池七里,万仞插天双石壁。
悬崖倒挂天银河,武敏尚存西楚迹。
昔贤招寻多好事,例以姓字刊岩石。
青琼绿髓茶始生,报春鸟鸣山昼寂。
茶民研膏柏黑粘,香焙凿山深二尺。
急程苞贡御帘开,宫娥进水倾寒碧。
只今玉食岁不供,旧事独有山英识。
羁人水厄不厌数,耿耿不寐几通昔。
他日重来觅旧题,应嘆流年如矢激。
李庇山記皮陸詩,紀述茶事真歷歷。
枕流亭北池七裡,萬仞插天雙石壁。
懸崖倒挂天銀河,武敏尚存西楚迹。
昔賢招尋多好事,例以姓字刊岩石。
青瓊綠髓茶始生,報春鳥鳴山晝寂。
茶民研膏柏黑粘,香焙鑿山深二尺。
急程苞貢禦簾開,宮娥進水傾寒碧。
隻今玉食歲不供,舊事獨有山英識。
羁人水厄不厭數,耿耿不寐幾通昔。
他日重來覓舊題,應嘆流年如矢激。
宋代: 李曾伯
云羃前溪洞,烟荒隔岸城。
秋旗杂山色,晓角带江声。
驻骑须边静,维舟待峡平。
掀髯聊徙倚,一雁楚天横。
雲羃前溪洞,煙荒隔岸城。
秋旗雜山色,曉角帶江聲。
駐騎須邊靜,維舟待峽平。
掀髯聊徙倚,一雁楚天橫。
唐代: 杜牧
从前闻说真仙景,今日追游始有因。
满眼山川流水在,古来灵迹必通神。
(《尘史》卷中)。
從前聞說真仙景,今日追遊始有因。
滿眼山川流水在,古來靈迹必通神。
(《塵史》卷中)。
宋代: 刘攽
新年五十九,处事觉陈旧。
敲石火难停,下坡日如走。
诗书本拙画,孔老徒善诱。
谁为万乘器,谬享千金帚。
尔来专城居,迟暮亦何有。
此邦白髮人,夫子称祭酒。
贫居玩一瓢,健饮轻五斗。
愧君十年长,顾已甚蒲柳。
方将外形骸,余事勿挂口。
新年五十九,處事覺陳舊。
敲石火難停,下坡日如走。
詩書本拙畫,孔老徒善誘。
誰為萬乘器,謬享千金帚。
爾來專城居,遲暮亦何有。
此邦白髮人,夫子稱祭酒。
貧居玩一瓢,健飲輕五鬥。
愧君十年長,顧已甚蒲柳。
方将外形骸,餘事勿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