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王安石的诗 > 送杜十八之广南

送杜十八之广南

[宋代]:王安石

东南炎海外,寻访又输君。过岭猿啼暖,贪程马送曛。
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及早来乡荐,朝廷尚右文。

王安石简介

宋代·王安石的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 王安石的诗(2032篇) ► 王安石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杜十八之广南

宋代王安石

东南炎海外,寻访又输君。过岭猿啼暖,贪程马送曛。
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及早来乡荐,朝廷尚右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代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淼茫同:渺)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唐代崔□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
应笑内兄年六十,郡城闲坐养霜毛。
(见《樊川文集·外集》)(按:此诗自宋时起,即收杜牧名下。
胡震亨《唐音戊籤》一〖《统籤》卷五六二〗云:「按牧之卒年五十,此云六十,或非牧诗也。
」其说是。
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录》引后二句诗后云:「如谓内兄指被送者而言,则牧既为杜十三,其内兄〖即妻兄〗断不能为杜十三。
如曰诗题『杜十三』错误,亦有疑问,因牧卒时年仅五十一,若牧尚未还京,行年更不及五十,诗苟牧自作,断不至如此荒唐。
故对此诗之较合理解释,当是送者乃牧内兄之为郡守者,后人不求甚解,将此诗混入《樊川集》内也。
」今按:《樊川文集》卷四有《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知作者即此人。
《全唐诗》卷五二四误收杜牧名下,今为移正。
又,杜牧《自撰墓志铭》称妻裴氏,未言另有崔氏妻。
《樊川文集》卷九有其妻兄裴希颜墓志,希颜仕履未至州牧,姑存疑。
)。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唐代杜牧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
应笑内兄年六十,郡城闲坐养霜毛。

送谭八之桂林

唐代王昌龄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
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唐代李白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次韵杜十三丈

宋代葛绍体

双溪风月只当年,客梦寻君屡慨然。
万里青云谁览镜,一窗黄卷自鸣鞭。
病余念此怀忧乐,醉里从其号圣贤。
多少离情那写似,排空烟柳绿无边。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唐代李白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
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
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青江几超忽。
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送姚八之句容旧任便归江南

唐代刘长卿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
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
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
远戍看京口,空城问石头。
折芳佳丽地,望月西南楼。
猨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
谁家过楚老,何处恋江鸥。
尺素能相报,湖山若箇忧。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唐代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