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徽见示延驻慧海长老诗因次其韵
[宋代]:苏颂
南禅北祖亦何常,足歷微尘自不伤。
病脑穷虽居一室,妙缘心已应他方。
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
京府宰官频问讯,且将竿木戏逢场。
南禅北祖亦何常,足歷微塵自不傷。
病腦窮雖居一室,妙緣心已應他方。
禽魚固欲求栖息,凫鶴甯須較短長。
京府宰官頻問訊,且将竿木戲逢場。
宋代·苏颂的简介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
► 苏颂的诗(601篇) ► 苏颂的名句〕
宋代: 苏颂
南禅北祖亦何常,足歷微尘自不伤。
病脑穷虽居一室,妙缘心已应他方。
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
京府宰官频问讯,且将竿木戏逢场。
南禅北祖亦何常,足歷微塵自不傷。
病腦窮雖居一室,妙緣心已應他方。
禽魚固欲求栖息,凫鶴甯須較短長。
京府宰官頻問訊,且将竿木戲逢場。
宋代: 王十朋
莫莫休休祇欲闲,贵池误照野人顔。
好诗如见元枢面,佳境仍逢相国山。
谈笑从容禅榻畔,翠微彷彿梦魂间。
吾侪相勉崇名节,岘首风流庶可攀。
莫莫休休祇欲閑,貴池誤照野人顔。
好詩如見元樞面,佳境仍逢相國山。
談笑從容禅榻畔,翠微彷彿夢魂間。
吾侪相勉崇名節,岘首風流庶可攀。
宋代: 朱熹
拈椎竖拂事非真,用力端须日日新。
只么虚空打筋斗,思君辜负百年身。
拈椎豎拂事非真,用力端須日日新。
隻麼虛空打筋鬥,思君辜負百年身。
宋代: 敖陶孙
向来缚虎正死急,今日看牛无可鞭。
我提审定之两印,十年勘尽诸方禅。
浙东西山好僧相,头目静如秋水莲。
试令回眼参壁观,掣顿已作猕猴颠。
平生棒喝不作用,何者可毒臞翁拳。
龟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其颠。
石颅铁嵴锯牙齿,老龟无力供迴旋。
自言小来坐鬼窟,木客对诵明月篇。
山中白石足朝饭,无语可对蹲鸱前。
一行乃得命大谬,万事瓦裂今萧然。
祇念竿木事游戏,铁胎五百成拘牵。
至人无心亦到我,顾念尘脚相摩湔。
是身如云即虚幻,安要包裹争鲜妍。
尔来臞翁颇狡狯,随风转柂忘洄沿。
都梁采药竟何有,杖头挑得枯藤仙。
高堂暗坐触蝙蝠,放光时有阶头砖。
了无一法可酬难,蒲团禅板久已捐。
山空月明础石员,百围老干行参天。
何当断手释椎凿,与师共泛荆溪船。
向來縛虎正死急,今日看牛無可鞭。
我提審定之兩印,十年勘盡諸方禅。
浙東西山好僧相,頭目靜如秋水蓮。
試令回眼參壁觀,掣頓已作猕猴颠。
平生棒喝不作用,何者可毒臞翁拳。
龜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其颠。
石顱鐵嵴鋸牙齒,老龜無力供迴旋。
自言小來坐鬼窟,木客對誦明月篇。
山中白石足朝飯,無語可對蹲鸱前。
一行乃得命大謬,萬事瓦裂今蕭然。
祇念竿木事遊戲,鐵胎五百成拘牽。
至人無心亦到我,顧念塵腳相摩湔。
是身如雲即虛幻,安要包裹争鮮妍。
爾來臞翁頗狡狯,随風轉柂忘洄沿。
都梁采藥竟何有,杖頭挑得枯藤仙。
高堂暗坐觸蝙蝠,放光時有階頭磚。
了無一法可酬難,蒲團禅闆久已捐。
山空月明礎石員,百圍老幹行參天。
何當斷手釋椎鑿,與師共泛荊溪船。
元代: 赵孟頫
水色清涟日色黄,梨花淡白柳花香。
即看时节催人事,更觉春愁恼客肠。
无酒难供陶令饮,从人皆笑郦生狂。
城南风暖游人少,自在晴丝百尺长。
水色清漣日色黃,梨花淡白柳花香。
即看時節催人事,更覺春愁惱客腸。
無酒難供陶令飲,從人皆笑郦生狂。
城南風暖遊人少,自在晴絲百尺長。
宋代: 吕本中
抗志欲学仙,自恨无仙骨。
去国将六年,避地欠三窟。
禅房翳翠阴,竹本可制笏。
谁持大君前,指顾收回鹘。
抗志欲學仙,自恨無仙骨。
去國将六年,避地欠三窟。
禅房翳翠陰,竹本可制笏。
誰持大君前,指顧收回鹘。
唐代: 王炎
俯为生灵与虏和,君王何忍愤挥戈。
信行塞外还交聘,人在军中可雅歌。
金帛莫嫌今重费,丁黄将见岁加多。
汉淮千里惟青草,乘此屯田可就么。
俯為生靈與虜和,君王何忍憤揮戈。
信行塞外還交聘,人在軍中可雅歌。
金帛莫嫌今重費,丁黃将見歲加多。
漢淮千裡惟青草,乘此屯田可就麼。
南北朝: 邹浩
箠辔驱驰长眼花,更堪风雨作泥沙。
邮亭准拟一醉倒,白酒黄鸡无处赊。
箠辔驅馳長眼花,更堪風雨作泥沙。
郵亭準拟一醉倒,白酒黃雞無處賒。
宋代: 王十朋
终日思归未有涯,梦魂无夜不还家。
莫云春树忆太白,流水高山逢伯牙。
卷轴随身虽有厄,风流得罪可无譁。
相逢莫便匆匆去,弭棹夔门过食瓜。
終日思歸未有涯,夢魂無夜不還家。
莫雲春樹憶太白,流水高山逢伯牙。
卷軸随身雖有厄,風流得罪可無譁。
相逢莫便匆匆去,弭棹夔門過食瓜。
宋代: 李之仪
别子又春杪,幽怀谁与讙。
返复事远途,缭绕如理绵。
家山虽入眼,尚疑隔晨烟。
破闷得子诗,鸣鸡还到船。
追随日苦短,容易悲长年。
犹能共一辙,植足临天旋。
下泽政有味,万户自我捐。
唯有不捨心,常如俯奔川。
别子又春杪,幽懷誰與讙。
返複事遠途,缭繞如理綿。
家山雖入眼,尚疑隔晨煙。
破悶得子詩,鳴雞還到船。
追随日苦短,容易悲長年。
猶能共一轍,植足臨天旋。
下澤政有味,萬戶自我捐。
唯有不捨心,常如俯奔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