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
[宋代]:苏轼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
► 苏轼的诗(4428篇) ► 苏轼的名句〕
宋代: 苏轼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
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
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
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
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
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
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
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
大千在掌握,宁中别离忧。
日月轉雙毂,古今同一丘。
惟此鶴骨老,凜然不知秋。
去住兩無礙,人天争挽留。
去如龍出山,雷雨卷潭湫。
來如珠還浦,魚鼈争骈頭。
此生暫寄寓,常恐名實浮。
我比陶令愧,師為遠公優。
送我還過溪,溪水當逆流。
聊使此山人,永記二老遊。
大千在掌握,甯中别離憂。
宋代: 释道潜
远公吾家杰,道妙非壶丘。
德倾龙象侣,貌盖江湖秋。
平生经论学,不为名相留。
滔滔若悬瀑,下注万丈湫。
昔年谢讲事,衆挽不转头。
刳心老岩穴,百念本不浮。
东南多望士,唯见此老优。
翰林天下公,方外寔辈流。
旌旗虎溪路,竟日泉石游。
衆生病未已,师意可忘忧。
遠公吾家傑,道妙非壺丘。
德傾龍象侶,貌蓋江湖秋。
平生經論學,不為名相留。
滔滔若懸瀑,下注萬丈湫。
昔年謝講事,衆挽不轉頭。
刳心老岩穴,百念本不浮。
東南多望士,唯見此老優。
翰林天下公,方外寔輩流。
旌旗虎溪路,竟日泉石遊。
衆生病未已,師意可忘憂。
宋代: 释道潜
猨鸟投林已寂然,芭蕉过雨小楼前。
云依绝壁中间破,月自遥峰缺处圆。
照坐不须红蜡炬,可人唯有蕙炉烟。
校雠御府图书客,畴昔还同此夜禅。
猨鳥投林已寂然,芭蕉過雨小樓前。
雲依絕壁中間破,月自遙峰缺處圓。
照坐不須紅蠟炬,可人唯有蕙爐煙。
校雠禦府圖書客,疇昔還同此夜禅。
宋代: 张扩
南山北山天接连,西湖环山水涵天。
佛宫鳞鳞割人境,胜日杖履相周旋。
久闻龙井未得到,神龙卧靳俗语喧。
脱身干戈偶不死,步屧十里沙石坚。
眼明见此屋突兀,修廊广殿钟鼓传。
笋芽供羮坐取饱,茶乳沃舌听谈禅。
塔中老人唿不起,至今墙壁尚炽然。
诸孙其谁嗣衣鉢,但见持律俱精専。
吾身误落世缨网,白发未解忧患纒。
问龙乞地一席许,作庵共结香火缘。
南山北山天接連,西湖環山水涵天。
佛宮鱗鱗割人境,勝日杖履相周旋。
久聞龍井未得到,神龍卧靳俗語喧。
脫身幹戈偶不死,步屧十裡沙石堅。
眼明見此屋突兀,修廊廣殿鐘鼓傳。
筍芽供羮坐取飽,茶乳沃舌聽談禅。
塔中老人唿不起,至今牆壁尚熾然。
諸孫其誰嗣衣鉢,但見持律俱精専。
吾身誤落世纓網,白發未解憂患纒。
問龍乞地一席許,作庵共結香火緣。
宋代: 韩琦
尘俗徒希勇退高,几时投迹混耕樵。
神交不间川涂阔,直道难因老病消。
魏境民流河抹岸,颍湖春早柳萦桥。
相从谁挹浮邱袂,左在琴书酒满瓢。
塵俗徒希勇退高,幾時投迹混耕樵。
神交不間川塗闊,直道難因老病消。
魏境民流河抹岸,颍湖春早柳萦橋。
相從誰挹浮邱袂,左在琴書酒滿瓢。
宋代: 韩琦
日跂高风谢世纷,只思移疾卧漳濆。
万钟糠粃常知慕,三径蓬蒿欲自耘。
忠义心诚终老合,仙凡岐路此时分。
唯瞻天外冥鸿远,会起卑飞及旧羣。
日跂高風謝世紛,隻思移疾卧漳濆。
萬鐘糠粃常知慕,三徑蓬蒿欲自耘。
忠義心誠終老合,仙凡岐路此時分。
唯瞻天外冥鴻遠,會起卑飛及舊羣。
宋代: 苏辙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山色青冥葉未紅,湖光凝碧曉無風。
行窮上下兩天竺,望斷南山龍井龍。
宋代: 苏辙
井水中藏东海鱼,侧盆翻雨洗凡夫。
隔山欲共公相见,莫道从来一滴无。
井水中藏東海魚,側盆翻雨洗凡夫。
隔山欲共公相見,莫道從來一滴無。
宋代: 苏辙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堰,俗缘深重道心粗。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
忽報冬潮催出堰,俗緣深重道心粗。
宋代: 苏轼
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
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
羅細無紋角浪平,半丸犀璧浦雲泓。
午窗睡起人初靜,時聽西風拉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