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禔告行再寄二诗 其一
[宋代]:李之仪
前日报君明日行,强凭诗句写离情。
悬知北海经旬别,须滞韶山半日程。
环席已甘搀上首,余垒应不负同倾。
预期一笑东门外,剩记樽前醉里声。
前日報君明日行,強憑詩句寫離情。
懸知北海經旬别,須滞韶山半日程。
環席已甘攙上首,餘壘應不負同傾。
預期一笑東門外,剩記樽前醉裡聲。
宋代·李之仪的简介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
► 李之仪的诗(858篇) ► 李之仪的名句〕
宋代: 李之仪
前日报君明日行,强凭诗句写离情。
悬知北海经旬别,须滞韶山半日程。
环席已甘搀上首,余垒应不负同倾。
预期一笑东门外,剩记樽前醉里声。
前日報君明日行,強憑詩句寫離情。
懸知北海經旬别,須滞韶山半日程。
環席已甘攙上首,餘壘應不負同傾。
預期一笑東門外,剩記樽前醉裡聲。
宋代: 范祖禹
青春忽已过,白发不须惊。
招隠寻居士,论文访友生。
到来尘虑息,归去梦魂清。
尚想穿幽径,楸花间紫荆。
青春忽已過,白發不須驚。
招隠尋居士,論文訪友生。
到來塵慮息,歸去夢魂清。
尚想穿幽徑,楸花間紫荊。
宋代: 陈着
谁言沟浍浅,谁言沧溟深。
浅不如世态,深不如我心。
我心先齿老,不踏章臺草。
寄语知心人,故书足自饱。
誰言溝浍淺,誰言滄溟深。
淺不如世态,深不如我心。
我心先齒老,不踏章臺草。
寄語知心人,故書足自飽。
宋代: 杨万里
一张五色石湖云,天上吹来堕小轩。
化作虹桥倚钟阜,渡将老子到吴门。
黄钟路鼓鸣清庙,玉戚金支舞泰尊。
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瓌怪向谁论。
一張五色石湖雲,天上吹來堕小軒。
化作虹橋倚鐘阜,渡将老子到吳門。
黃鐘路鼓鳴清廟,玉戚金支舞泰尊。
乃是寄侬詩數紙,卻拈瓌怪向誰論。
唐代: 赵蕃
孰计还家底许居,政犹秋雨堕芙蕖。
只今敢谓岁不与,自省从来术故疏。
刍秣可怜哀病颡,江湖宁得欠舂锄。
小舟已向山阴去,但遣和诗慵报书。
孰計還家底許居,政猶秋雨堕芙蕖。
隻今敢謂歲不與,自省從來術故疏。
刍秣可憐哀病颡,江湖甯得欠舂鋤。
小舟已向山陰去,但遣和詩慵報書。
宋代: 张孝祥
籍甚韩公子,情亲我弟兄。
星沙逢驿使,岳麓见题名。
共作三年别,相望五日程。
湘江接淮水,寄与濯尘缨。
籍甚韓公子,情親我弟兄。
星沙逢驿使,嶽麓見題名。
共作三年别,相望五日程。
湘江接淮水,寄與濯塵纓。
宋代: 王洋
小筑青冥不厌劳,松拖紫翠竹牵梢。
仙郎不忆青绫被,辛苦江头一把茅。
小築青冥不厭勞,松拖紫翠竹牽梢。
仙郎不憶青绫被,辛苦江頭一把茅。
唐代: 王炎
闻道幽栖好,天香坐上飘。
熟知甘淡泊,甚欲识孤高。
纵有门关隔,元非道路遥。
恐公真简出,不过虎溪桥。
聞道幽栖好,天香坐上飄。
熟知甘淡泊,甚欲識孤高。
縱有門關隔,元非道路遙。
恐公真簡出,不過虎溪橋。
宋代: 周必大
早日常同席,中间屡话离。
吕梁今破梦,曹髮共深期。
菊圃新开径,茅斋正筑基。
不妨风雨夜,酌酒更论诗。
早日常同席,中間屢話離。
呂梁今破夢,曹髮共深期。
菊圃新開徑,茅齋正築基。
不妨風雨夜,酌酒更論詩。
宋代: 仲并
一棹苕溪去,千门榆火新。
老来犹是客,病起怯逢春。
儒馆妙人物,吟毫泣鬼神。
平生经济业,勉矣正逢辰。
一棹苕溪去,千門榆火新。
老來猶是客,病起怯逢春。
儒館妙人物,吟毫泣鬼神。
平生經濟業,勉矣正逢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