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冩经求僧
[宋代]:释居简
风云时至谩书经,点墨工夫过点尘。
只改旧时行李处,依然不改旧时人。
風雲時至謾書經,點墨工夫過點塵。
隻改舊時行李處,依然不改舊時人。
宋代·释居简的简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峯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蹟。歷住台之...〔
► 释居简的诗(1632篇) ► 释居简的名句〕
宋代: 释宝昙
荷屋老子僧中龙,平生眼里无诸公。
莫年愈觉气深稳,木寒霜浄天无风。
朅来精进复精进,焚香却扫大圆镜。
数十万偈堆如山,从头一唱一加敬。
波澜散入诸子中,华藏海与川源通。
秋毫茧纸快收拾,百城烟水行无穷。
善财再见文殊日,一臂黄金摩顶讫。
选佛场中及第归,便是西来好消息。
石林道与鞔峯齐,老子晚与诸孙期。
云霄羯鼓到汝手,打底打兮吹底吹。
荷屋老子僧中龍,平生眼裡無諸公。
莫年愈覺氣深穩,木寒霜浄天無風。
朅來精進複精進,焚香卻掃大圓鏡。
數十萬偈堆如山,從頭一唱一加敬。
波瀾散入諸子中,華藏海與川源通。
秋毫繭紙快收拾,百城煙水行無窮。
善财再見文殊日,一臂黃金摩頂訖。
選佛場中及第歸,便是西來好消息。
石林道與鞔峯齊,老子晚與諸孫期。
雲霄羯鼓到汝手,打底打兮吹底吹。
宋代: 释居简
尝尽丛林苦与甜,九天雨露未曾霑。
相逢作者开青眼,千尺浮图看合尖。
嘗盡叢林苦與甜,九天雨露未曾霑。
相逢作者開青眼,千尺浮圖看合尖。
宋代: 释居简
纸上陈言六万余,一音清彻夜堂虚。
逢人若问经头字,但道从来不识书。
紙上陳言六萬餘,一音清徹夜堂虛。
逢人若問經頭字,但道從來不識書。
宋代: 释居简
为僧要度牒,此理与古背。
是真出家儿,俱付形骸外。
千里在初步,百进须一退。
索性吵丛林,东倒复西攂。
為僧要度牒,此理與古背。
是真出家兒,俱付形骸外。
千裡在初步,百進須一退。
索性吵叢林,東倒複西攂。
宋代: 释居简
尘埃千里走长淮,要觅袈裟裹草鞋。
尽洗淮山当日恨,好将诸祖一坑埋。
塵埃千裡走長淮,要覓袈裟裹草鞋。
盡洗淮山當日恨,好将諸祖一坑埋。
宋代: 释居简
一会灵山未陆沈,纷然血指痛连心。
比丘身在普门品,空向指头尖上寻。
一會靈山未陸沈,紛然血指痛連心。
比丘身在普門品,空向指頭尖上尋。
宋代: 释居简
七卷六万言,十指一滴血。
尽是一乘法,无同亦无别。
看佗禅讲相讥剑佩,大似羊鹿强分途辙。
尽教他火宅前各自东西,更休说化城中普请超越。
汝但逐字冩过,逐字点发,一点着一点,一丿着一丿。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
七卷六萬言,十指一滴血。
盡是一乘法,無同亦無别。
看佗禅講相譏劍佩,大似羊鹿強分途轍。
盡教他火宅前各自東西,更休說化城中普請超越。
汝但逐字冩過,逐字點發,一點着一點,一丿着一丿。
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
宋代: 释普闻
山林夜雨厌孤寂,春风几番沙草碧。
衣盂无计若为传,负舂空坠腰间石。
山林夜雨厭孤寂,春風幾番沙草碧。
衣盂無計若為傳,負舂空墜腰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