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 三十七
[唐代]:道世
金躯遗散骨,宝塔徧天龙。
创开于十塔,终成八万兴。
珠盖灵光变,剎柱吐芙蓉。
屡开朝雾露,数示晓灵徵。
红霓相映发,风摇响和钟。
仙鸾往往见,神僧数数从。
独超群圣上,合识普生恭。
砧碓击不碎,方知圣叵穷。
(见同书卷五三《感福部》)(按:《明州阿育王山志》卷十录此首,题作《颂佛舍利》。
)。
金軀遺散骨,寶塔徧天龍。
創開于十塔,終成八萬興。
珠蓋靈光變,剎柱吐芙蓉。
屢開朝霧露,數示曉靈徵。
紅霓相映發,風搖響和鐘。
仙鸾往往見,神僧數數從。
獨超群聖上,合識普生恭。
砧碓擊不碎,方知聖叵窮。
(見同書卷五三《感福部》)(按:《明州阿育王山志》卷十錄此首,題作《頌佛舍利》。
)。
唐代·道世的简介
道世,俗姓韩,字玄恽,伊阙人。后避太宗讳以字行。年十二出家,显庆中诏居京师西明寺。所着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四分律讨要》、《金刚经集注》等。卒于总章元年后。一...〔
► 道世的诗(62篇) ► 道世的名句〕
唐代: 道世
贤人慕高节,志愿菩提因。
御鹤翔伊水,策马出王田。
本祈立弘誓,感报弥陁身。
能仁修八正,超逾九劫前。
声流徧三界,慈化通大千。
掩尘息妄想,凡圣幷欣然。
含生同志趣,保益啓心神。
生死必永尽,岂同庄老仙。
(见同书同卷《发愿篇》)。
賢人慕高節,志願菩提因。
禦鶴翔伊水,策馬出王田。
本祈立弘誓,感報彌陁身。
能仁修八正,超逾九劫前。
聲流徧三界,慈化通大千。
掩塵息妄想,凡聖幷欣然。
含生同志趣,保益啓心神。
生死必永盡,豈同莊老仙。
(見同書同卷《發願篇》)。
唐代: 道世
业理信多绪,生途非一门。
安危诚易辙,清浊岂同源。
坠质空遗貌,寻香有去魂。
幽衢下寮落,暠路上飞翻。
凝阴凄复紧,声威聒已喧。
投身庇茅屋,怿虑入花园。
伉俪情多乱,贪嗔坐自昏。
遍知称自觉,挑手独为尊。
(见同书同卷《四生部》)。
業理信多緒,生途非一門。
安危誠易轍,清濁豈同源。
墜質空遺貌,尋香有去魂。
幽衢下寮落,暠路上飛翻。
凝陰凄複緊,聲威聒已喧。
投身庇茅屋,怿慮入花園。
伉俪情多亂,貪嗔坐自昏。
遍知稱自覺,挑手獨為尊。
(見同書同卷《四生部》)。
唐代: 道世
求宝失舟济,飘浮思救形。
幻媚多方趣,妖魅诳人情。
假接度海难,虚发亲爱声。
自非马王负,危苦讵安宁。
(见同书卷四二《妖怪篇》)。
求寶失舟濟,飄浮思救形。
幻媚多方趣,妖魅诳人情。
假接度海難,虛發親愛聲。
自非馬王負,危苦讵安甯。
(見同書卷四二《妖怪篇》)。
唐代: 道世
金躯遗散骨,宝塔徧天龙。
创开于十塔,终成八万兴。
珠盖灵光变,剎柱吐芙蓉。
屡开朝雾露,数示晓灵徵。
红霓相映发,风摇响和钟。
仙鸾往往见,神僧数数从。
独超群圣上,合识普生恭。
砧碓击不碎,方知圣叵穷。
(见同书卷五三《感福部》)(按:《明州阿育王山志》卷十录此首,题作《颂佛舍利》。
)。
金軀遺散骨,寶塔徧天龍。
創開于十塔,終成八萬興。
珠蓋靈光變,剎柱吐芙蓉。
屢開朝霧露,數示曉靈徵。
紅霓相映發,風搖響和鐘。
仙鸾往往見,神僧數數從。
獨超群聖上,合識普生恭。
砧碓擊不碎,方知聖叵窮。
(見同書卷五三《感福部》)(按:《明州阿育王山志》卷十錄此首,題作《頌佛舍利》。
)。
唐代: 道世
五体悔前朝,三屈忏中夕。
鸣椎诫旭旦,哀我苦劳役。
引目寓金言,悲伤尘垢积。
咄哉形非我,嗟往恒沉溺。
踟蹰歧路嵎,挥手谢中折。
洗涤归诚忏,皎洁凌云释。
萧索业苦离,升陟随缘益。
虽未齐高踪,且免幽途歷。
(见同书卷一百三《洗忏部》)。
五體悔前朝,三屈忏中夕。
鳴椎誡旭旦,哀我苦勞役。
引目寓金言,悲傷塵垢積。
咄哉形非我,嗟往恒沉溺。
踟蹰歧路嵎,揮手謝中折。
洗滌歸誠忏,皎潔淩雲釋。
蕭索業苦離,升陟随緣益。
雖未齊高蹤,且免幽途歷。
(見同書卷一百三《洗忏部》)。
唐代: 道世
贵富诤人我,贪贱自然羞。
强弱相辜负,鬬讼未曾休。
耻恨相侵夺,觅便报其讐。
怨结恒对值,累劫常苦愁。
(见同书卷七二《诤讼篇》)。
貴富诤人我,貪賤自然羞。
強弱相辜負,鬬訟未曾休。
恥恨相侵奪,覓便報其讐。
怨結恒對值,累劫常苦愁。
(見同書卷七二《诤訟篇》)。
唐代: 道世
贤人轨玄度,弱丧升虚迁。
师通资自发,神光照有缘。
应变各殊别,圣录同灵篇。
乘干因九五,逸响亮三千。
法鼓振玄教,龙飞应人天。
恬智冥微妙,缥
賢人軌玄度,弱喪升虛遷。
師通資自發,神光照有緣。
應變各殊别,聖錄同靈篇。
乘幹因九五,逸響亮三千。
法鼓振玄教,龍飛應人天。
恬智冥微妙,缥
唐代: 道世
久猒无明树,方欣柰苑华。
始入香山路,仍逢火宅车。
慈父屡引接,幼子背恩赊。
虽悟危藤鼠,终悲在箧虵。
鹿苑禅林茂,鹫岭动枝柯。
定华发智果,乘空具度河。
法雨时时落,香云片片多。
若为将羽化,来济在尘罗。
(见同书卷四九《华香篇》)。
久猒無明樹,方欣柰苑華。
始入香山路,仍逢火宅車。
慈父屢引接,幼子背恩賒。
雖悟危藤鼠,終悲在箧虵。
鹿苑禅林茂,鹫嶺動枝柯。
定華發智果,乘空具度河。
法雨時時落,香雲片片多。
若為将羽化,來濟在塵羅。
(見同書卷四九《華香篇》)。
唐代: 道世
六情无福志,四摄啓幽心。
俭约避人物,偃息慕山林。
曲
六情無福志,四攝啓幽心。
儉約避人物,偃息慕山林。
曲
唐代: 道世
宝剎承高露,绮彩映空天。
宛转云间飏,倒下似红莲。
霞旛开锦色,香气合炉烟。
飘飖无定所。
祇为本轻旋。
池沼万影现,泉弄百华鲜。
夙夜风吹动,重叠轮王因。
攀仰无猒足,结侣感流瞻。
何知色中彩,招福寿长年。
(见同书同卷《悬旛篇》)。
寶剎承高露,绮彩映空天。
宛轉雲間飏,倒下似紅蓮。
霞旛開錦色,香氣合爐煙。
飄飖無定所。
祇為本輕旋。
池沼萬影現,泉弄百華鮮。
夙夜風吹動,重疊輪王因。
攀仰無猒足,結侶感流瞻。
何知色中彩,招福壽長年。
(見同書同卷《懸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