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马祖常的诗 > 石田山居‌

石田山居‌

[元代]:马祖常

甲子人愁雨,河田麦已丹。

岁凶捐瘠众,天远祷祠难。

贾客还沽酒,王孙自饱餐。

更怜黎面黑,征戍出桑干。

《石田山居‌》赏析

马祖常原籍靖州天山,父润为潭州路总管府同知,遂家于光州(今河南潢川)。祖常延祐初拜监察御史,与同列奏劾奸相铁木迭儿十罪,后权奸复相,被左迁开平县尹,为避其中伤,遂退居光州。石田是祖常所居地名,近山,所以他的书斋即名石田山房,这首诗即作于此间。此为八首录一,概括了天灾人祸给劳苦大众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一字字、一句句都饱含着血和泪。

首联二句“甲子人愁雨,河田麦已丹”,叙述了久旱不雨的严峻情况。前一句中的“甲子”,指元泰定元年(1324)甲子岁。这时权奸铁木迭儿复相已三年,适为祖常退居光州石田时期。这句点明了“人愁雨”的具体时间。一个“愁”字,说明不雨既久,令人十分担忧。后一句,说麦子都已经枯死了,正面回答了前句“愁雨”的原因。“河田”是指靠河的田地(石田地近潢水),河边种麦便于灌溉。连这里的麦子都已枯黄,说明河水也已经干涸,那么离水源较远的庄稼就可想而知了。这两句诗,前句用一“愁”字,后句用“麦已丹”三字,构成呼应之势。

颔联“岁凶捐瘠众,天远祷祠难”二句,紧承上联,诗人对劳苦大众荒年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捐瘠”,谓相弃捐而瘦病。饥馑之年亲人骨肉亦难互相照顾,以致彼此遗弃,饥饿使人形销骨立。如果说王粲《七哀》“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是摄取荒年劳苦大众遭际的一个典型镜头,那么这里则是从更广视角概括了人们的普遍遭遇。人们在遭受灾难的时候往往要呼告上天,以求得解救。古人认为天是最仁慈博爱、聪明睿智、公正无私的,而如今虽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灾难,人们竭诚地进行祷告,上天却装聋作哑、不闻不问。诗人用“天远祷祠难”一句,指责上天的冥顽不灵,实际有批评朝廷不关心民瘼之意。“天远”二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含有怨愤之情和指责之意的。

颈联二句一转,写出荒旱之年富人的生活。“贾客还沽酒,王孙自饱餐”是互文,沽酒者不只贾客还有王孙,饱餐者不仅王孙更有贾客。这些商人富豪在荒年凶岁还过着如此优裕的生活,与颔联“捐瘠”之众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写出了社会贫富两个阶层在凶岁的不同生活状况,从而指控了阶级社会的严重不公。诗只轻轻拈出“还”“自”二字,就明显地表露出对贾客、王孙的不满,真是驾驭文字的高手。

在阶级社会里,劳苦大众的灾难往往是多方面的,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诗尾联“更怜黎面黑,征戍出桑干”二句,就血淋淋地揭露了这种事实。元朝统治九十年间,在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尖锐的阶级矛盾下,人民不断起义,元世祖虽然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并力图恢复农业生产,但为了维护与巩固其长远统治,更加强了军事设置,在全国普遍驻军。世祖死后,戍役调遣有增无减。所以,劳苦大众虽然遭受旱魃的严重袭击,仍是甩不掉征戍徭役之苦。桑干是永定河上游,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在元属边疆地区,如果从地处淮水南岸的光州来看,亦算得上是天涯海角了。“黎面黑”,指劳动人民,因常年饱受风吹日晒,而今又遭饥饿,所以颜面更显得漆黑。正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劳动者,如今又要被征调到极远的地方去戍守。真是悲苦之外更加悲苦,劫难之上又加劫难,怎能使具有良心的诗人不痛彻肺肝呢?诗结尾收得奇警有力。

《石田山居》八首非作于一时,其中可能有诗人十几年后最终致仕之作。诗人身为官员,而且致仕时竟至高位(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与劳苦大众无论从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这从八首其他一些诗(如其三、其六、其七、其八)中亦可以看得出。但是诗人对待社会人生的态度毕竟是严肃的,又何况他的主观并不是没有缩短这种距离的祈求呢!

马祖常简介

元代·马祖常的简介

马祖常 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元代色目人,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 马祖常的诗(2篇) ► 马祖常的名句

猜你喜欢

石田山居‌

元代马祖常

甲子人愁雨,河田麦已丹。

岁凶捐瘠众,天远祷祠难。

贾客还沽酒,王孙自饱餐。

更怜黎面黑,征戍出桑干。

题石田山水障

清代陈煇

昔游东山访幽独,谢公西亭傍深曲。檐楹日落云气凉,百丈空潭澹寒绿。

衡茆列坐若群仙,蒲衾草榻心悠然。长林落叶散巾袖,绝涧飞泉清素弦。

吟啸于兹足幽赏,野水江云共来往。雁渚风回钓艇还,鸥沙月上寒潮响。

石田画史何清真,毫素机妙如有神。丹青放宕竟谁似,岂必辋川贤达人。

大田山居

宋代史诏

斗酒藏春瓮,开轩有客迎。
烹鲜供母箸,督僕佐春耕。
园果霜前熟,山禽雨后鸣。
市朝风味好,输我一般清。

过孙员外蓝田山居

唐代钱起

不知香署客,谢病翠微间。去幄兰将老,辞车雉亦闲。
近窗云出洞,当户竹连山。对酒溪霞晚,家人采蕨还。

蓝田山庄

唐代宋之问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题青田山房

元代王冕

青田刘处士,潇洒好山房。
夜月移花磴,春云动石床。
书声通远谷,琴响应清商。
我欲相依住,临流筑草堂。

游蓝田山卜居

唐代白居易

脱置腰下组,摆落心中尘。
行歌望山去,意似归乡人。
朝蹋玉峰下,暮寻蓝水滨。
拟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
本性便山寺,应须旁悟真。

蓝田山石门精舍 ?

唐代王维

〔英华以前八句另为一首。注云。集本二诗共为一首。〕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归风。
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
因以缘(一作寻)源穷。
遥爱云木秀(一作翠)。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
安(一作谁)知清流转。
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
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
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一作方)曙。
夜禅山(一作心)更寂。
道心及(一作友)牧童。
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一作井)下。
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
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
花红复来觌。

蓝田山石门精舍

唐代王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赠麻田山人吴子野

宋代晁补之

汶阳我昔见苏李,人言吴子归未几。
长啸春风大泽西,却望麻田山万里。
不逢郑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
今年穷巷丝生髮,马尾吹风化衣袷。
定知赤鲤蓦波涛,何意黄冠惊僕妾。
琅函万过阴魄悲,心无丹白鑪生儿。
山中种芝岂无侣,成都醉眠未当去。
愿从王烈或见唿,试访孙登竟无语。
弃家内愧非此流,此身天地一虚舟。
未应齿豁尘埃里,乞与青精救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