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汤炳龙的诗 > 题晋王大令保母帖

题晋王大令保母帖

[宋代]:汤炳龙

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
一时耳目喜新异,九原谁复哀意如。
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
八百余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怜。
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怜枯骨。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
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保金蝉之墓终弗毁。

汤炳龙简介

宋代·汤炳龙的简介

汤炳龙(一二四一~?),字子文,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辟庆元市舶提举。入元,自号北村老民。有《北村集》,已佚。事见清干隆《淮安府志》卷二二。今录诗四首。...〔► 汤炳龙的诗(4篇) ► 汤炳龙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晋王大令保母帖

宋代汤炳龙

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
一时耳目喜新异,九原谁复哀意如。
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
八百余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怜。
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怜枯骨。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
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保金蝉之墓终弗毁。

晋王大令保母帖

宋代王沂孙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砖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

跋晋王大令保母帖

宋代周密

王郎擅风流,笔墨美无度。
残砖与断刻,亦有神物护。
埋光八百载,复出疑有数。
伟哉羲献蹟,併见山阴路。
抗衡丙舍帖,突过黄初赋。
景师与阳朔,漶漫不足数。
要须中山石,乃可与之伍。
十行百余字,一一生媚妩。
家鸡与野鹜,此论吾不取。
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我贫乃嗜此,字字若可煮。
不知何物媪,托此传万古。
却怪玉匣书,反累昭陵土。

题王大令保母帖

宋代白珽

大令书法美少年,玉函金籥随飞烟。
纍纍一百又五字,岂意近出黄閍砖。
字奇文古两超绝,保母从兹倾衆帖。
谁将瓦合嘲玉碎,一片孤衷本相接。
快剑横斫铁山摧,戏龙勐蹴银河欹。
方庭无月天地黑,仰视别有星离离。
浪言贞石志千载,不及永和漥砚在。
白石已仙千里死,千百人中几人爱。
兰亭信美如捕风,贵耳贱目人响从。
三日呕血饥搥胸,叶公画龙惧真龙。

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宋代楼钥

书家千载称兰亭,兰亭真迹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贞观临写镌瑶琼。
黄閍冈下得宝墨,古人烧砖坚於石。
大令亲书保母铭,况是当时晋人刻。
砖虽破裂文多全,妙画远过兰亭镌。
其间曲水悲夫字,駸駸欲度骅骝前。
我家阿连缚虎手,更得退堂方外友。
王君系出三槐家,参坐会文真耐久。
田丁初来献小砚,寻见津津若微溜。
细看背刻晋献之,永和仿佛在旁右。
亟访田家叩所从,始知墓崩随意取。
大砖支床得前段,掀倒浮屠全尾首。
字为十行行十二,百十有七二字漏。
交螭方壶不复见,贞石摧藏松亦朽。
我得此碑喜不寐,摩挲三叹叹未有。
兴宁甲子十四周,更阅三年仍乙丑。
若非洞晓未来数,安知八百余年后。
坡翁应未见此志,金蝉之铭何绝类。
又知文章有暗合,智谋所见略相似。
二王遗踪无所遗,谁知地下此段奇。
三君共为成胜事,至宝呈露端有时。
越山盘屈献与羲,付与耳孙世守之。
烦君更为护幽竁,或恐意如犹有如。

咏保母帖

唐代王易简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
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
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掣从儿时。
当其翰墨託久计,异哉岁月如前期。
为怜樵人巧收拾,岂无行道犹嗟咨。
残砖裹送平原家,閲古衆帖奚独遗。
穷诹远引商是非,具眼落落多传疑。
尘埃尺纸拂陈迹,闻君好事捲赠之。
简编无端发汲冢,陵谷何年沈岘碑。
坐中赏识本易厌,世外隠伏劳旁窥。
骚人胜士一朝玩,孝子慈孙千古悲。
君不见钟侯书法亦大奇,下穿墟墓求其师。

王大令移需岩王隐居手植木樨于郡庭赋诗以赠和黄通判韵

宋代方苹

分将翠色来雩邑,翛尔清风植府庭。
先生高卧何由见,想在渔州弄紫萍。

题晋祠

宋代汪藻

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
圣母慈灵昭住古,高题崇号重来今,
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

题晋姜鼎

清代乾隆

吉金精铸首山铜,追远修禋晋庙中。

姜太定然讵姜少,文侯莫漫认文公。

烈光怀保虔不坠,眉寿用蕲绾莫穷。

岂弗万年冀永享,三家分后望成空。

题晋匡庐先生庙

宋代金君卿

山压重江万里波,半空精铁锁嵯峨。
先生死去云情薄,六国兴来佛事多。
万剎金莲开碧落,一祠茅竹蔽丛萝。
游人但逐僧归去,古隠荒凉谁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