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百药的诗 > 秋晚登古城

秋晚登古城

[唐代]: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秋晚登古城》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紧扣题目,直抒胸臆。日暮时分,四野幽暝,纵目远望,路途还很遥远,诗人在怅然间,登临苍凉的古城,心情更加寂寥。一开篇诗人就借眼前实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寂的氛围。正所谓“樵童牧竖,并皆吟讽”。他同类题材创作,如《郢城怀古》:“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都类此。

  中间三联由首联生发,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次联“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衰败的城墙头,晚归的鸟雀、乌鸦聚集在一起悲鸣着,不时又阵阵惊起,“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城下灌木丛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远处,高空的彩霞折射出夕阳的余照,原野的露气洗净了傍晚的昏暝,显得明媚一些。诗人内心的幽郁,似乎也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一个“余”字,一个“晚”字,仍然抑郁着写景抒情的基调:“霞景”虽明艳,但毕竟是“余照”;“露气”虽清新,但毕竟是“晚清”。

  经过中间三联写景抒情手法的精心铺垫,诗就自然地过渡到尾联的强烈抒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意谓:肃杀的秋风固然可以使万物凋败,而我的心志岂能就此消失!结得极妙,呼应首联,如果说开始的“怅然临古城”,只是诗人淡淡的自我喟叹,抒发内心的惆怅落寞,那结束的“此志安可平”却是诗人对现实的强烈抗议。

  此诗风格刚健,语言洗练,与魏征的《述怀》、虞世南的《结客少年场行》都是初唐诗坛不可多得的佳篇。

李百药简介

唐代·李百药的简介

李百药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 李百药的诗(39篇) ► 李百药的名句

猜你喜欢

秋晚登古城

唐代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登古城

唐代于鹄

独上闲城却下迟,秋山惨惨冢累累。
当时还有登城者,荒草如今知是谁。

登古城山观

宋代叶秀发

飞观干霄出,疏松隔坞闻。
水声高下润,山色去来云。
露扫行秋杪,天花落叶分。
小窗吟不就,清杀病休文。

同信道晚登古原

宋代陈与义

幽怀忽牢落,起望登古原。
微吹度修竹,半林白翻翻。
日暮纷物态,山空销客魂。
惜无一樽酒,与子醉中言。

游敬亭寄崔侍御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唐代李白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秋晚登城

唐代许浑

城高不可下,永日一登临。曲槛凉飙急,空楼返照深。
苇花迷夕棹,梧叶散秋砧。谩作归田赋,蹉跎岁欲阴。

秋晚登城北门

宋代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秋晚登浣溪楼

清代毛澄

一洗街头百日尘,危楼飞起蜀江滨。

霞拖水面缲红锦,月涌云心碾白银。

村巷鸟衔残栗过,野塘鱼戏晚荷驯。

卜邻万里桥西好,称此秋风落第身。

秋晚登宪陵台

元代杨云鹏

落日荒陵百尺台,登临高兴亦悠哉。泰山云尽千峰出,汶水霜晴一雁来。

白发还乡惟有梦,青云当路岂无媒。布衣谁识新丰客,独对秋风酒一杯。

秋晚登眠牛冈偶赋

宋代赵友直

满路尘嚣不耐愁,眠牛冈上自清秋。
霜高木叶流丹冷,宜为黄花一举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