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缘密的诗 >
颂云门三句语(幷余颂八首) 委(《天圣广灯录》作「迂」)曲商量
颂云门三句语(幷余颂八首) 委(《天圣广灯录》作「迂」)曲商量
[唐代]:缘密
得用由来处处通,归机施设认家风。
扬眉瞬目同(《天圣广灯录》作「开」)一眼,竪拂敲牀为耳聋。
(以上十二首均见《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古尊宿语录》卷十八收宋守坚辑《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
《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一以为鼎州普安道禅师作,道禅师为缘密之法嗣。
)。
得用由來處處通,歸機施設認家風。
揚眉瞬目同(《天聖廣燈錄》作「開」)一眼,竪拂敲牀為耳聾。
(以上十二首均見《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及《古尊宿語錄》卷十八收宋守堅輯《雲門匡真禅師廣錄》卷下。
《天聖廣燈錄》卷二十一以為鼎州普安道禅師作,道禅師為緣密之法嗣。
)。
唐代: 缘密
相见不扬眉,君东我亦西。
红霞穿碧海,白日绕(《天圣广灯录》作「照」)须弥。
相見不揚眉,君東我亦西。
紅霞穿碧海,白日繞(《天聖廣燈錄》作「照」)須彌。
唐代: 缘密
若欲正提纲,直须大地荒。
欲来冲雪刃,不免露(《天圣广灯录》作「碎」)锋鋩。
若欲正提綱,直須大地荒。
欲來沖雪刃,不免露(《天聖廣燈錄》作「碎」)鋒鋩。
唐代: 缘密
当人如举唱,三句岂能该。
有问如何事,南岳与天台。
。
當人如舉唱,三句豈能該。
有問如何事,南嶽與天台。
。
唐代: 缘密
得用由来处处通,归机施设认家风。
扬眉瞬目同(《天圣广灯录》作「开」)一眼,竪拂敲牀为耳聋。
(以上十二首均见《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古尊宿语录》卷十八收宋守坚辑《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
《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一以为鼎州普安道禅师作,道禅师为缘密之法嗣。
)。
得用由來處處通,歸機施設認家風。
揚眉瞬目同(《天聖廣燈錄》作「開」)一眼,竪拂敲牀為耳聾。
(以上十二首均見《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及《古尊宿語錄》卷十八收宋守堅輯《雲門匡真禅師廣錄》卷下。
《天聖廣燈錄》卷二十一以為鼎州普安道禅師作,道禅師為緣密之法嗣。
)。
唐代: 缘密
睡来合眼饭来餐,起坐终诸(《古尊宿语录》作「须」)勿(《天圣广灯录》作「无」)两般。
同道尽知言不惑,十方剎土目前观(《天圣广灯录》作「看」)。
睡來合眼飯來餐,起坐終諸(《古尊宿語錄》作「須」)勿(《天聖廣燈錄》作「無」)兩般。
同道盡知言不惑,十方剎土目前觀(《天聖廣燈錄》作「看」)。
唐代: 常察
三时次第演金言,三世如来亦共宣。
初说有空人皆执,后非空有衆皆缘(《偈颂》作「捐」)。
龙宫满藏(《偈颂》作「字」)医方义,鹤树终谈理未玄。
真净界中纔一念,阎浮早已八千年。
三時次第演金言,三世如來亦共宣。
初說有空人皆執,後非空有衆皆緣(《偈頌》作「捐」)。
龍宮滿藏(《偈頌》作「字」)醫方義,鶴樹終談理未玄。
真淨界中纔一念,閻浮早已八千年。
唐代: 常察
湼槃城里尚犹危,陌路相逢没了(《大正》本作「没定」、《偈颂》作「勿定」)期。
权挂垢衣云是佛,却装珍御复名谁?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归。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涝(《大正》本、《偈颂》作「捞」)漉始应知。
湼槃城裡尚猶危,陌路相逢沒了(《大正》本作「沒定」、《偈頌》作「勿定」)期。
權挂垢衣雲是佛,卻裝珍禦複名誰?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歸。
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澇(《大正》本、《偈頌》作「撈」)漉始應知。
唐代: 常察
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咸须归(《大正》本、《偈颂》作「还须达」)本乡。
云水隔时君莫住,雪山深处我非忙(《大正》本、《偈颂》作「忘」)。
寻思去日颜如玉,嗟叹迴来(《偈颂》作「时」)鬓似霜。
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
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鹹須歸(《大正》本、《偈頌》作「還須達」)本鄉。
雲水隔時君莫住,雪山深處我非忙(《大正》本、《偈頌》作「忘」)。
尋思去日顔如玉,嗟歎迴來(《偈頌》作「時」)鬓似霜。
撒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獻尊堂。
唐代: 常察
返本还源事亦差,本来无住不名家。
万年松径雪深覆,一带峰峦云更遮。
宾主默时纯(《大正》本、《偈颂》作「穆时全」)是妄,君臣道合(《大正》本、《偈颂》作「合处」)正中邪。
还乡曲调如何物(《大正》、《偈颂》作「唱」)?明月堂前枯木(《大正》本、《偈颂》作「树」)华。
返本還源事亦差,本來無住不名家。
萬年松徑雪深覆,一帶峰巒雲更遮。
賓主默時純(《大正》本、《偈頌》作「穆時全」)是妄,君臣道合(《大正》本、《偈頌》作「合處」)正中邪。
還鄉曲調如何物(《大正》、《偈頌》作「唱」)?明月堂前枯木(《大正》本、《偈頌》作「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