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
► 苏轼的诗(4428篇) ► 苏轼的名句〕
宋代: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
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宋代: 无名氏
篮舆来自石苍路,喜得幽人陪杖屦。
应是山灵泽旱苗,不关居士随轩雨。
籃輿來自石蒼路,喜得幽人陪杖屦。
應是山靈澤旱苗,不關居士随軒雨。
宋代: 袁倚
昔闻神龙蟠九渊,今睹大象扶诸天。
何年幻此一佛国,两耳不动山苍然。
上乘菩萨踞其上,妙千手眼化大千。
衆生颠倒梦始觉,热病得汗诸魔跧。
两客游山饮崖泉,拍手唤醒书臺仙。
一邱一壑傥如愿,同竟大悲香火缘。
昔聞神龍蟠九淵,今睹大象扶諸天。
何年幻此一佛國,兩耳不動山蒼然。
上乘菩薩踞其上,妙千手眼化大千。
衆生颠倒夢始覺,熱病得汗諸魔跧。
兩客遊山飲崖泉,拍手喚醒書臺仙。
一邱一壑傥如願,同竟大悲香火緣。
宋代: 王禹偁
谪居多与俗为邻,熊耳当门入望频。
感谢双峰对双眼,也胜逢见等闲人。
谪居多與俗為鄰,熊耳當門入望頻。
感謝雙峰對雙眼,也勝逢見等閑人。
宋代: 晁补之
杀一不辜神所恫,吕母何预于樊崇。
蜂螘无王求所止,一朝积甲齐熊耳。
两峰相向犹眈眈,千载定林余一龛。
我来扪石望荆杞,此山阅人亦多矣。
殺一不辜神所恫,呂母何預于樊崇。
蜂螘無王求所止,一朝積甲齊熊耳。
兩峰相向猶眈眈,千載定林餘一龛。
我來扪石望荊杞,此山閱人亦多矣。
唐代: 詹敦仁
我爱佛耳山,来偷一日闲。
不见佛耳面,愧汗不开颜。
有时见佛耳,与山重往还。
(以上《嘉靖安溪县志》七)。
我愛佛耳山,來偷一日閑。
不見佛耳面,愧汗不開顔。
有時見佛耳,與山重往還。
(以上《嘉靖安溪縣志》七)。
唐代: 萧颕士
兹山表东服,远近瞻其名。
合沓尽溟涨,浑浑连太清。
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
流水出溪尽,覆萝摇风轻。
高深变气候,俯仰暮天晴。
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
干坤正含养,种植总滋荣。
草树皆秀色,雏麋乱新声。
攀岩挹桂髓,洞穴拾瑶英。
此地隐微迳,何人得长生。
宿心尚葛许,弥愿栖蓬瀛。
太息宦名路,迟迴忠孝情。
还丹昧远术,养素惭幽贞。
安得从此去,悠然昇玉京。
茲山表東服,遠近瞻其名。
合沓盡溟漲,渾渾連太清。
我來疑初伏,幽路無炎精。
流水出溪盡,覆蘿搖風輕。
高深變氣候,俯仰暮天晴。
入谷煙雨潤,登崖雲日明。
幹坤正含養,種植總滋榮。
草樹皆秀色,雛麋亂新聲。
攀岩挹桂髓,洞穴拾瑤英。
此地隐微迳,何人得長生。
宿心尚葛許,彌願栖蓬瀛。
太息宦名路,遲迴忠孝情。
還丹昧遠術,養素慚幽貞。
安得從此去,悠然昇玉京。
宋代: 无名氏
水似青萝带,山如碧玉环。
池蛙鸣聒聒,林鸟语关关。
松桧磐高盖,藤萝引翠鬟。
倚栏无一语,何以慰幽间。
水似青蘿帶,山如碧玉環。
池蛙鳴聒聒,林鳥語關關。
松桧磐高蓋,藤蘿引翠鬟。
倚欄無一語,何以慰幽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