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幷序○序为南岳齐己撰) 十七
[唐代]:居遁
何事朝愁与暮愁,少年不学老还羞。
骊珠不是骊龙惜,自是时人不解求。
何事朝愁與暮愁,少年不學老還羞。
骊珠不是骊龍惜,自是時人不解求。
唐代·居遁的简介
居遁,俗姓郭,抚州南城人。嗣洞山,住潭州龙牙山妙济寺,世称龙牙和尚。龙德三年卒。所作歌行偈颂,颇行于世。诗九十六首。(《全唐诗》无居遁诗)...〔
► 居遁的诗(94篇) ► 居遁的名句〕
唐代: 居遁
何事朝愁与暮愁,少年不学老还羞。
骊珠不是骊龙惜,自是时人不解求。
何事朝愁與暮愁,少年不學老還羞。
骊珠不是骊龍惜,自是時人不解求。
唐代: 居遁
就中慈母感儿情,失便哀啼处处惊。
门市人多非是母,虽然观瞩泪还盈。
母来寻见儿还见,当下回颜不作声。
就中慈母感兒情,失便哀啼處處驚。
門市人多非是母,雖然觀矚淚還盈。
母來尋見兒還見,當下回顔不作聲。
唐代: 居遁
知身是幻不求名,浮沤出没几时生。
借问云山学道者,此去修行早晚成。
知身是幻不求名,浮漚出沒幾時生。
借問雲山學道者,此去修行早晚成。
唐代: 居遁
俭用贵图延日月,补衣还免到人间。
无心道者方如此,未得无心也大难。
儉用貴圖延日月,補衣還免到人間。
無心道者方如此,未得無心也大難。
唐代: 居遁
缘觉(《景德传灯录》卷二九作「菩萨」)声闻未尽空,人天来往访真宗。
争如(《景德传灯录》作「知」)佛是无疑士,端坐无心祇么通。
緣覺(《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菩薩」)聲聞未盡空,人天來往訪真宗。
争如(《景德傳燈錄》作「知」)佛是無疑士,端坐無心祇麼通。
唐代: 王梵志
傍看数箇大憨痴,造宅舍拟作万年期。
人人百岁乃有一,纵令长命七十稀。
少少撩乱死。
□□□□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暂时。
中途少少辽乱死,亦有初生婴孩儿。
无问男夫及女妇,不得惊忙审三思。
年年相续罪根重,月月增长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独养神猪儿。
不能透圈四方走,还须圈里待死时。
自造恶业还自受,如今痛苦还自知。
(以上十八首均录自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一。
张氏所据本为斯七七八、斯五七九六、斯五四七四、斯一三九九卷,幷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王梵志诗集》参校。
)(按:本卷所录王梵志诗,皆据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另曾参校《大正藏》本及《敦煌掇琐》。
录诗的原则是,尽可能地保持王诗的原貌。
凡原文可通者,尽可能保持原文。
原文显误,张氏所改为无可移易者,即予改正。
原文虽误,张氏所作改动尚难成定论者,则仍保留原文,而以张说附收其下。
各本有异文者,择其善者为正文,异文注出「一作某」。
张锡厚为王梵志诗的校录、写定作了十分可贵的努力,本卷充分利用了他的成果,笔者只在少数诗章的分篇及文字的定夺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应该在这里说明的。
)。
傍看數箇大憨癡,造宅舍拟作萬年期。
人人百歲乃有一,縱令長命七十稀。
少少撩亂死。
□□□□期卻半,欲似流星光暫時。
中途少少遼亂死,亦有初生嬰孩兒。
無問男夫及女婦,不得驚忙審三思。
年年相續罪根重,月月增長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獨養神豬兒。
不能透圈四方走,還須圈裡待死時。
自造惡業還自受,如今痛苦還自知。
(以上十八首均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一。
張氏所據本為斯七七八、斯五七九六、斯五四七四、斯一三九九卷,幷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王梵志詩集》參校。
)(按:本卷所錄王梵志詩,皆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另曾參校《大正藏》本及《敦煌掇瑣》。
錄詩的原則是,盡可能地保持王詩的原貌。
凡原文可通者,盡可能保持原文。
原文顯誤,張氏所改為無可移易者,即予改正。
原文雖誤,張氏所作改動尚難成定論者,則仍保留原文,而以張說附收其下。
各本有異文者,擇其善者為正文,異文注出「一作某」。
張錫厚為王梵志詩的校錄、寫定作了十分可貴的努力,本卷充分利用了他的成果,筆者隻在少數詩章的分篇及文字的定奪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是應該在這裡說明的。
)。
唐代: 王梵志
来如尘蹔[起](去),[去](起)如一坠(项校「队」)风。
来去无形影,变见极忩忩。
不见无常急,业道自迎君。
何此事有真实,还凑入冥空。
來如塵蹔[起](去),[去](起)如一墜(項校「隊」)風。
來去無形影,變見極忩忩。
不見無常急,業道自迎君。
何此事有真實,還湊入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