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唐代]: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古筝声,就从这变化巧妙的指尖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使人联想到秦人的悲怨之声。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又好像谁家的少妇独自守立空楼,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

注释:
⑴筝: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
⑵抽弦促柱: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⑶“似逐”两句:似,好像。逐,追逐。态,状态,情态。随,追随。识,认得,辨别。
⑷独夜:孤独一人的夜晚。
⑸灯影:灯下的影子。
⑹空楼:没有人的楼房。
⑺更(gèng):更加,愈加。
⑻几重(chóng):几层。
⑼“江南”句: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70-672

《听筝》阅读及答案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的第一句开篇写作者边弹边听秦筝,“听”字领起后面的所有内容。

B.第二句“悲怨声”写出了筝声弹奏的凄苦,以及自己由听筝而引起的无限悲怨之情。

C.诗人把乐声同大自然的春风、杨柳、花、鸟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D.筝声本来就苦,又掺入诗人的重重离别之恨,更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

E.本诗用新颖、贴切的比喻描摹听到的筝声,既准确恰切而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15.本诗颈联对人世的悲欢写得真切感人,请加以赏析。

答案及解析:

14.AE   

15.①这句诗形象地展现了灯下独守、月明空思的画面:灯前只有自己的影子,可见孤独;空楼只见明月高悬,何等空荡,“愁”与“思”自然而生。“独”、“空”两字,尤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离愁的分量。②用“谁家”、“何处”疑问句式,不仅与上一联在形式上有变化,而且让这种离愁更增加了普遍的人生况味。(意思对即可)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赏析诗句的题目,题干中给出赏析的重点是“对人世的悲欢写得真切感人”,注意从抒情的借景抒情,炼字和句式的选用的角度分析,这句诗展现了灯下独守、月明空思的画面,“独”、“空”两字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反问句式使离愁更增加了普遍的人生况味。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柳中庸简介

唐代·柳中庸的简介

柳中庸 柳中庸 (?—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 柳中庸的诗(15篇) ► 柳中庸的名句

猜你喜欢

听筝

宋代姚勉

春檐雪干初日长,帘花深压梅影香。
美人帐中午睡起,钗横鬓亸慵添粧。
文窗窈窕鲛绡绿,卧按古筝横漆玉。
微揎翠袖露春葱,学弄梁州初遍曲。
拂絃轻揠三两声,问渠学曲成未成。
已成未成君莫问,听取軮轧伊嘤鸣。
七絃一似焦琴样,立鴈参差相下上。
左按天孙织锦丝,右斡仙人飞海杖。
轻拔浅揠声短长,疾徐洪纤抑复扬。
瓶笙吐韵出蚓窍,云车碾响升羊肠。
双龙晓日吟秋水,孤鸾春风悲镜里。
清猿嘹喨万松间,雏鶑惺松百花底。
平生有耳喜此听,手不能作心自醒。
除却高山与流水,琵琶箜篌俱迳庭。
楼中弄玉吹箫侣,同学丹山凤凰语。
凤凰凤凰来不来,萧史行云在何许。

听筝

宋代姜特立

鶢鶋设钟鼓,固已非所乐。
我今对秦筝,听之亦藐藐。
老人难遣日,藉此慰牢落。
此意只有知,勿令儿辈觉。

听筝

唐代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听筝

唐代张九龄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听筝

唐代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筝堂

宋代杨备

雁柱鸾絃十有三,南山安石位岩岩。
逡巡奏罢金縢曲,堂上沾襟嘆不凡。

雪中听筝

唐代杨巨源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宋代苏轼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马上胡琴塞上姝,郑中丞后有人无。
诗成画烛飘金烬,八尺英公欲燎须。
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幺弦细欲无。
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其一

宋代苏轼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鬬东昏百草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