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

[唐代]: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鹭鸶:此指白鹭,羽毛为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青玉:蓝绿色的玉。群捕:许多只鹭鸶在一起捕食。溪影:溪中的影子,形容溪水清澈。
②碧山:指山色青绿。落晚风:在晚风中飘落,随晚风飞舞。

译文:
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鹭鸶》赏析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开首两句,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赞语,而是通俗朴白的写实,然而就是这样一落笔,一群“雪衣公子”洁白美丽的形象,夕阳西下,蔽于溪影之中待机捕食鱼、虾的习性和机智,却全被描绘出来了,同时,诗人的迷恋之情也寓于其中了。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故有“雪衣”、“雪衣公子”的美称。诗人正是被白鹭的这一特色所吸引,所以从这里切人表现白鹭的精神,表达自己的迷恋之情。而两个“雪”字的连用突出的是白鹭的“形”,其“神”尚未现,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以

  “碧山”相托,以“梨花”比喻,笔触空灵,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第三、四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一个“惊”字,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顺势以“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山青鹭白,晚霞渐逝,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真是情景交融、自然浑成。可是,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接着展开想像的翅膀,好像暗暗地问了自己一句:“远映碧山”的点点白鹭究竟像什么呢?哦,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下的美妙景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鹭鸶溪中捕鱼,朴白平实,似无余味,其实为后边的惊飞远去营造了气势。“一树”承“群捕”,“梨花”应“雪”字,读来晓畅自然,无一点造作之感。这首诗在许多咏鹭诗中别具一格,而且它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咏鹭诗中的名句。后人的一些咏鹭名句,如元代顾瑛的“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泊垂虹桥口占》)、清代郑板桥的“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青雪上西山”(《潍县竹枝词四十首》)等,很可能就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创作的。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 杜牧的诗(626篇) ► 杜牧的名句

猜你喜欢

鹭鸶有怀(前东阳王慥使君养一鹭鸶名瑶花)

唐代贯休

粉魄霜华为尔枯,鸳鸯相伴更堪图。爱来沙岛遗银屋,
终作金笼养雪雏。栖宿必多清濑梦,品流还次白猿徒。
今朝不觉频回首,曾伴瑶花近玉壶。

鹭鸶

清代乾隆

宛尔江乡意,飘然杨柳风。

雍陶吟独绝,吕纪画难工。

心忆寥天阔,嗉嫌陈粟红。

不缘贪口腹,安得入樊笼。

鹭鸶

宋代曹衍

波澜静处立身孤,氄雪攒霜腹转虚。
尽日滩头延颈望,能销大海几多鱼。

鹭鸶

宋代释智圆

烟雨苇森森,飞翔岂易寻。
印沙踪自浅,傍水意还深。
顶撼丝难断,翎飘雪未沈。
终宜鸳作侣,宁肯杂凡禽。

鹭鸶

宋代司马光

清闲自合无忧累,白发何因更飒然。
遥望孤飞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

鹭鸶

唐代无则

白苹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
愿揭金笼放归去,却随沙鹤鬬轻丝。

鹭鸶

宋代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鹭鸶

唐代刘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銮凰别苇丛。

鹭鸶

唐代裴说

秋江清浅时,鱼过亦频窥。
却为分明极,翻成所得迟。
浴偎红日色,栖压碧芦枝。
会共鹓同侣,翺翔应可期。

鹭鸶

宋代徐照

一点白如雪,顶黏丝数茎。
沙边行有迹,空外过无声。
高柳巢方稳,危滩立不惊。
每看闲意思,渔父是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