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仲宾竹二幅
[宋代]:方回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自从举世夸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可是筆端如與可,亦須胸次有東坡。
自從舉世誇崔白,似覺無人識李頗。
宋代·方回的简介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
► 方回的诗(5526篇) ► 方回的名句〕
宋代: 方回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自从举世夸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可是筆端如與可,亦須胸次有東坡。
自從舉世誇崔白,似覺無人識李頗。
宋代: 方回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自从举世夸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可是筆端如與可,亦須胸次有東坡。
自從舉世誇崔白,似覺無人識李頗。
元代: 吾丘衍
绿云绕湘川,九疑亦微茫。帝子不可见,碧鸾自翱翔。
李侯洒秋毫,冉冉烟雨乡。猿啸非我听,龙枝日腾骧。
缅怀濯缨人,于焉咏沧浪。折我青琅玕,与之拂扶桑。
綠雲繞湘川,九疑亦微茫。帝子不可見,碧鸾自翺翔。
李侯灑秋毫,冉冉煙雨鄉。猿嘯非我聽,龍枝日騰骧。
緬懷濯纓人,于焉詠滄浪。折我青琅玕,與之拂扶桑。
宋代: 仇远
淇园绿猗猗,昌谷黑离离。
谪仙砚池底,茁此两三枝。
辅以小峥嵘,标度尤崛奇。
愿坚岁寒心,勿为风雪欺。
淇園綠猗猗,昌谷黑離離。
谪仙硯池底,茁此兩三枝。
輔以小峥嵘,标度尤崛奇。
願堅歲寒心,勿為風雪欺。
宋代: 牟巘
一别丰仪十载间,新春再见为开顔。
鷄林传去诗如锦,龙节归来鬓未斑。
白日丝纶端可待,平分风月早须还。
此行已满英雄彀,同上烟霞紫禁班。
一别豐儀十載間,新春再見為開顔。
鷄林傳去詩如錦,龍節歸來鬓未斑。
白日絲綸端可待,平分風月早須還。
此行已滿英雄彀,同上煙霞紫禁班。
元代: 戴表元
君不见李侯笔端如渭川,顷刻匹纸生琅玕。
霜柯雪干铁石色,忽作小山烟雨寒。
问君何从得此本,湖州嫌浓眉州软。
风轩月槛一相逢,妙处不与人意远。
人言学画先学影,此君风骨青云并。
林深有路鸟声真,日高无人山气静。
平生见此我不疏,逢侯得画两有余。
从今洗眼空山底,更读人间潇洒书。
君不見李侯筆端如渭川,頃刻匹紙生琅玕。
霜柯雪幹鐵石色,忽作小山煙雨寒。
問君何從得此本,湖州嫌濃眉州軟。
風軒月檻一相逢,妙處不與人意遠。
人言學畫先學影,此君風骨青雲并。
林深有路鳥聲真,日高無人山氣靜。
平生見此我不疏,逢侯得畫兩有餘。
從今洗眼空山底,更讀人間潇灑書。
宋代: 方回
春生夏长出墙头,含箨新梢玉版抽。
宜雪宜霜无不可,如椽且与貌宜秋。
春生夏長出牆頭,含箨新梢玉版抽。
宜雪宜霜無不可,如椽且與貌宜秋。
宋代: 方回
乾坤各各变三爻,坎兑相依似泰交。
认得易中甘节卦,箨龙贞干写烟梢。
乾坤各各變三爻,坎兌相依似泰交。
認得易中甘節卦,箨龍貞幹寫煙梢。
宋代: 方回
心空节劲翠筠浓,冷笑凡花诲冶容。
可是人间秋水碧,东方七宿应苍龙。
心空節勁翠筠濃,冷笑凡花誨冶容。
可是人間秋水碧,東方七宿應蒼龍。
宋代: 方回
渭川千亩入毫端,子美临风野色寒。
不是画师即诗客,可能收拾与人看。
渭川千畝入毫端,子美臨風野色寒。
不是畫師即詩客,可能收拾與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