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阅读及答案
咏怀
张籍
老去多悲事,非唯见二毛。
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望月偏增思,寻山易发劳。
都无作官意,赖得在闲曹。
(1)根据前三联,概括作者“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及解析:
(1)①头发斑白;②视力下降;③听觉迟钝;④体力衰弱;
(2)①年老体衰之哀;②思归不得之悲;③仕途失意,不受赏识之愤;
(1)试题分析: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要点;最后根据要求组织答案。本诗中“非唯见二毛”中“二毛”指人老头发斑白,呈现黑白二色。形容头发颜色,顾称二毛。可见头发斑白。“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指年龄大了,视力下降,听觉迟钝。“寻山易发劳”指体力衰弱,容易疲劳。
(2)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从第一题的提问可知,表达了年老体衰之情;“望月偏增思”中“思”表达了思归之前,但“寻山易发劳”又表达了思归不得的悲哀之前;“都无作官意,赖得在闲曹”这两句是说,我没有做官的愿望,才到这里任这个闲官;看似清闲,实乃苦闷,表达了仕途失意,不受赏识之愤。
【点睛】(1)古代诗歌表达感情的特点:①多是含蓄、隐晦的;②多是丰富、复杂的;③有时是发展变化的。
(2)多角度思考。①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②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
(3)答题模板:第一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第二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涉及多种情感的,答题时一般按在诗歌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张籍简介
唐代·张籍的简介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的诗(557篇) ► 张籍的名句〕猜你喜欢
咏怀
何草秋不枯,何叶秋不黄。
白露以润之,薿薿含晶光。
幽兰自华滋,时菊仍菲芳。
粲粲园中葵,亦得晞朝阳。
被恩有如此,后时果何伤。
惟有警夜鹤,庭前独旁皇。
岂不欲九臯,翅翎莫能长。
湛湛被露斯,幽吟遂成章。
咏怀
初夏腓草木,园绿胜春深。
微雨洒高栋,好风吹我襟。
徘徊花下径,独往玩层阴。
东西燕雀飞,寂寞鸾凤音。
人生积累资,培塿升高岑。
陈力正不能,前修愧周任。
何时歌物阜,薰兮入舜琴。
俯仰终所为,于以达吾心。
咏怀
山容洗眼青,江光照肌白。
翻枝鹊查查,抱叶蝉啧啧。
蒹葭摇风声,梧桐淡秋色。
草木了无能,阴阳互相激。
人于大化中,真成逆旅客。
藏舟夜半移,不假贲育力。
尘网罩八纮,贪夫受罗织。
蹇予丘壑姿,一室颇安适。
荒寻纵奇怀,清诡吊尘迹。
风摇泛海槎,雨涩登山屐。
世远事荒唐,天高兴寥閴。
渺渺孤征鸿,一举振六翮。
此意人莫知,独啸岩扉寂。
咏怀
洪河相绵缠,嘉宅良可卜。
苍松荫长蹊,丛梅馥四屋。
过庭白水流,飞鸣漱寒玉。
游目俯灵景,抱杖委繁俗。
长吟畅幽怀,理琴展清曲。
岂不企凌厉,而乃伤局促。
吉士抗遐踪,幽幽聚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