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提举挽诗 其二
[宋代]:林希逸
早岁声喧翰墨场,晚寻兰芷到湖湘。
刘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怀书传香。
埋璧奈何从石衒,好竽滋甚况琴亡。
山房宿处成终诀,怅忆交情四十霜。
早歲聲喧翰墨場,晚尋蘭芷到湖湘。
劉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懷書傳香。
埋璧奈何從石衒,好竽滋甚況琴亡。
山房宿處成終訣,怅憶交情四十霜。
宋代·林希逸的简介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
► 林希逸的诗(782篇) ► 林希逸的名句〕
宋代: 林希逸
早岁声喧翰墨场,晚寻兰芷到湖湘。
刘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怀书传香。
埋璧奈何从石衒,好竽滋甚况琴亡。
山房宿处成终诀,怅忆交情四十霜。
早歲聲喧翰墨場,晚尋蘭芷到湖湘。
劉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懷書傳香。
埋璧奈何從石衒,好竽滋甚況琴亡。
山房宿處成終訣,怅憶交情四十霜。
宋代: 林希逸
岭海清声玉雪如,门庭尤峻是闲居。
吹嘘昔日班扬赋,受用余年老易书。
亭列百间多筑圃,舟移数里自穿渠。
春来红紫应岑寂,花外无因见小车。
嶺海清聲玉雪如,門庭尤峻是閑居。
吹噓昔日班揚賦,受用餘年老易書。
亭列百間多築圃,舟移數裡自穿渠。
春來紅紫應岑寂,花外無因見小車。
宋代: 洪咨夔
苍鹤孤山晓,黄花栗里秋。
一身虽物外,万国尚眉头。
遗老几何在,耆英只么休。
问天天不语,江阔莫云愁。
蒼鶴孤山曉,黃花栗裡秋。
一身雖物外,萬國尚眉頭。
遺老幾何在,耆英隻麼休。
問天天不語,江闊莫雲愁。
宋代: 李弥逊
锦衣人逐惊沤散,丹旐歌随落照低。
它日扁舟江上路,酸风吹泪过姑溪。
錦衣人逐驚漚散,丹旐歌随落照低。
它日扁舟江上路,酸風吹淚過姑溪。
宋代: 蔡戡
挺出英雄后,居多长者称。
祖风知未泯,世德自相承。
口不谈臧否,人应寡怨憎。
善人宜有后,衮衮看鶱腾。
挺出英雄後,居多長者稱。
祖風知未泯,世德自相承。
口不談臧否,人應寡怨憎。
善人宜有後,衮衮看鶱騰。
宋代: 陆游
往者绍兴末,江淮闻战鼙。
上流烦旧德,下客辱深知。
陈迹成今古,追怀每涕櫂。
郎君虽不识,抚事亦增悲。
往者紹興末,江淮聞戰鼙。
上流煩舊德,下客辱深知。
陳迹成今古,追懷每涕櫂。
郎君雖不識,撫事亦增悲。
宋代: 方大琮
幸甚联臺余五月,户庭微细事皆知。
山中菊径多归思,膝下莱衣少脱时。
吏散庭空无滞牒,客来酒尽只新诗。
耳闻眼见谁虚实,写与行人作口碑。
幸甚聯臺餘五月,戶庭微細事皆知。
山中菊徑多歸思,膝下萊衣少脫時。
吏散庭空無滞牒,客來酒盡隻新詩。
耳聞眼見誰虛實,寫與行人作口碑。
宋代: 杨冠卿
人间初未识奇木,子落蟾宫秋政芳。
託根底事在幽谷,要伴清都山水郎。
人間初未識奇木,子落蟾宮秋政芳。
託根底事在幽谷,要伴清都山水郎。
宋代: 张耒
峰高冻雪埋苍玉,河静黄沙咽浊流。
嗟我残年为远客,烦君双榼散羁愁。
屠苏御岁将传盏,彩胜宜春欲插头。
痛饮须知谋日富,无田何用庆来麰。
峰高凍雪埋蒼玉,河靜黃沙咽濁流。
嗟我殘年為遠客,煩君雙榼散羁愁。
屠蘇禦歲将傳盞,彩勝宜春欲插頭。
痛飲須知謀日富,無田何用慶來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