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白珽的诗 > 余杭四月

余杭四月

[宋代]: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关门。

《余杭四月》阅读及答案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14.下面对本诗歌的赏析不正确两项是

A.“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联,“生意”即生机,总写四月里的杭州,天空晴朗,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景象。

B.“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联写春涨水满,船行水上,轻快如飞;微风轻拂,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影子。

C.“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联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养蚕,门户闭得紧紧的,这里动静结合,重在以动衬静。

D.全诗写诗人在余杭道中所见,不管是一路的自然风光还是农户白天闭门养蚕,从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

E.全诗风景如画,不见人影,却处处可见人的活动。诗中弥漫着一种生机、静谧、祥和,令人神往,充满了归隐之意。

15.请赏析诗歌的第二联之妙。

答案及解析:

14.CE   

15.这一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衬托,对比(映衬、烘托、渲染、列锦、)等,以朱、青,绿,白的颜色对比,烘托出明丽喜人清新自然有充满生意的四月乡间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等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图,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从整首诗歌来看写的是所见的“生意”——生机,最后一联应该是重以静衬动,彰显“生意繁”。E“充满归隐之意”属于妄自揣度,诗中并没有流露此意。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时,分析诗句所运用的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一定要选择最主要、最鲜明的),接着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有什么效果或蕴含了作者情感。简单概括就是:手法+内容+情感。

这一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衬托,对比(映衬、烘托、渲染、列锦、)等,答动静结合、有色有态、视嗅结合、情景交融也可以),以朱、青,绿,白的颜色对比,烘托出明丽喜人清新自然有充满生意的四月乡间的风貌(其他扣准了手法来阐释的也算对),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也可以这样回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等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图,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点睛: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白珽简介

宋代·白珽的简介

白珽(一二四八~一三二八),字廷玉,号湛渊、栖霞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景定元年(一二六○)入太学。度宗咸淳中以诗着,与同邑仇远合称仇白。宋亡,以教授生徒为业。后以荐为太平路学...〔► 白珽的诗(63篇) ► 白珽的名句

猜你喜欢

余杭四月

宋代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关门。

己卿岁四月二十七日自湖州赴宜春郡余杭出陆

宋代葛立方

发轫出江津,晴熏绿野匀。
泉声漱莎石,岚翠湿衣巾。
天近云冲马,林深鸟唤人。
将身入图画,谁复羡麒麟。

己卯岁四月二十七日自湖州赴宜春郡余杭出陆至富阳

宋代葛立方

发轫出江津,晴熏绿野匀。
泉声漱莎石,岚翠湿衣巾。
天近云冲马,林深鸟唤人。
将身入图画,谁复羡麒麟。

余杭

宋代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

余杭道中

宋代范成大

落花流水浅深红,尽日帆飞绣浪中。
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须骚杀已禁风。
牛羊路杳千山合,鸡犬村深一径通。
五柳能消多许地,客程何苦镇匆匆!

余杭泛舟

宋代李正民

滮田苒苒新苗出,烟陇翛翛宿麦黄。
正是春晴蠺月好,家家织妇採柔桑。

余杭道中

宋代周密

檥舟山水县,暝霭翳孤篷。
断港苕花雨,疎篱柿叶风。
炭烟迷坞黑,稻色入炊红。
野兴资游事,闲情几处同。

出余杭县

宋代张镃

暑剧中宵枕屡移,夙兴犹得趁凉时。
平冲露气篮舆稳,遥杂星芒篠炬随。
触景有诗聊记述,为人无术漫驱驰。
须臾假寐谁惊觉,隔岸清风叫子规。

余杭形胜

唐代白居易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州西灵隐山上有梦谢亭,即是杜明浦梦谢灵运之所,
因名客儿也。苏小小本钱塘妓人也。]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余杭樵歌

宋代谢翱

樵斧丁丁响翠微,頳肩半脱汗身衣。
因来避雨岩前洞,裹得山蜂和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