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骆宾王的诗 > 夕次旧吴

夕次旧吴

[唐代]:骆宾王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
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
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郑风遥可托,关月眇难依。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唯有荒台露,薄暮湿征衣。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旧吴: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县为吴陵县,并以县置吴州。七年吴州仍复旧名。作者于撤吴州六十年后抵此,故称旧吴。以示对唐朝的眷念。
②维舟皆楚服:一路上停船的地方都是穿着楚国服装,意指当地已成屈从武后之地了。
③振策下吴畿:挥着马鞭,走下旧吴这片属于唐朝的土地。
④盛德弘三让:三让首见于《论语》“泰伯其可为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此处引用之意是唐中宗即位不久即被武后所废,作者称颂中宗为弘扬三让之德。徐敬业起兵是遥奉中宗为主,故以此颂之。
⑤雄图枕九围:“九围”即九州。表明徐敬业起兵的雄图是平定全国。
⑥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吴王夫差与晋定公、鲁哀公等会盟于黄池,史称“黄池之会”。完成了霸业。作者以当时各地勤王之师,也像黄池之会一样完成讨武之战。
⑦赤壁畅戎威:赤壁为汉末周瑜破曹操兵追刘备之地,此处引以为讨武之军的威势犹如当年周瑜破曹之势,回顾起兵初期之盛况。
⑧文物俄迁谢:文物,指礼乐典章制度和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遗物。俄,没有多长久。迁谢,发生变易凋落。此乃说明徐敬业从起兵到失败,时间很短仅七十三天,即发生了变化。
⑨英灵有盛衰:指杰出的事情有盛有衰,悲叹失败来得太快。
⑩行叹鸱夷没:鸱夷,皮囊。伍子胥死后,尸体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此处作者叹惜像伍子胥那样的英雄人物没有了。
⑾遽惜湛卢飞:湛卢,宝剑名,为春秋欧冶子所造。作者猛惊此时像湛卢这样的人才都已远飞。
⑿地古……一朝非:作者深感这烟尘暗、馆宇稀,虽然山川依然,但已物是人非,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⒀悬剑空留信:吴季札挂剑已故徐君墓上,以对亡友守信义,作者感到形势失败,对唐王朝的信义已经落空。
⒁亡珠尚识机:唐·张读《宣室志》:“胡人有清水珠,置于浊水莹然洞彻。亡三年,井泉俱浊,国人皆病。因求之来华夏,至长安遇冯翊严生,在其游岘山时,曾拾得一物若弹丸,色黑有光,因名弹珠,胡人遇之,言衣橐中有奇宝,生以弹珠示之,胡人以三十万赎之而去。”作者以亡珠之事寄托战局尚有反败回胜之望。自认为逃奔高丽的主意是对的。
⒂郑风遥可讬:郑风,神助之风。东汉太尉郑弘,少贫,入白鹤山采薪,拾还神人遗箭,神人感之。以风助其载薪出入若耶溪。故称“郑风”。作者仍将胜利之望寄托在神风的帮助上,想能渡海到达高丽。
⒃阚月眇难依:《会稽先贤传》中记述,阚泽年十三,梦见名字炳然在月中。因而世称梦中之月为阚月。眇,一眼瞎,属偏盲。显然作者也知道最后胜利的希望不过是梦中之月,偏盲之见,难以依靠。
⒄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作者哀叹这时武后的势力虽在西北方滞伏着,但自己在东南的气势也转入微弱了。
⒅徒怀伯通隐:东汉彭宠字伯通,初据渔阳,因与朱浮不相融,起兵反,是有隐衷。现徐敬业、徐敬猷、唐之奇、骆宾王、魏思温等起兵谋权,也是在武后临朝后被贬抑、愤懑而被迫起兵,有与彭宠相似的隐衷。
⒆多谢买臣归:朱买臣汉武帝时为丞相长史,与御史大夫张汤有隙,三长史共举汤罪,汤受责自杀。死前上书称“陷臣者三长史也”,武帝又诛三长史。此句似言徐敬业等因不在京师,未为武后所害,尚以为幸。
⒇唯有荒台露,薄暮湿征衣:徐敬业和骆宾王等一行自扬州兵败后,辗转从润州(今镇江)乘舟沿江东奔,欲去高丽,抵海陵境内,时已薄暮,登岸后一无所有,只有荒台的露水,沾湿了征衣。作者还未料到即将发生的惨剧——当他们深夜回船后,就被其部属杀害了。

骆宾王简介

唐代·骆宾王的简介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 骆宾王的诗(166篇) ► 骆宾王的名句

猜你喜欢

夕次旧吴

唐代骆宾王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
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
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郑风遥可托,关月眇难依。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唯有荒台露,薄暮湿征衣。

襄事毕次旧题韵

宋代曹勋

坎临四正峙重峦,前直平田一顷宽。
中有佳城揖东注,万松深密障朝寒。

襄事毕次旧题韵

宋代曹勛

坎临四正峙重峦,前直平田一顷宽。
中有佳城揖东注,万松深密障朝寒。

行次旧县寄立之

宋代陈师道

岁晚方奔命,春期作过宾。
逢君为地主,顾我拙谋身。
官是三年客,情缘一日亲。
将身随斗食,应作未归人。

次旧韵赠清凉长老

宋代苏轼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
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
安心有道年顔好,遇物无情句法新。
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宋代苏轼

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德辉次旧韵见寄复和

宋代葛胜仲

邗沟别清扬,十稔限南北。
羁游多面交,从谁吐心臆。
初筵羣玉府,香誉蔼区域。
如何窽言加,进寸輙退尺。
归来赋郊居,邀客赏冰霓。
青云一蹙易,斜飞要游歷。
水镜岂无人,瑾瑜固易识。
君子有常道,要不失语默。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其一

宋代苏轼

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嘆,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其二

宋代苏轼

似闻高隠在前村,坐膝扶牀戏子孙。
自赏春光携桂酒,喜逢晴色款柴门。
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彩胜翻。
蓬鬓扶疏吾老矣,岂能旧貌改新元。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

唐代苏颋

潞国临淄邸,天王别驾舆。出潜离隐际,小往大来初。
东陆行春典,南阳即旧居。约川星罕驻,扶道日旂舒。
云覆连行在,风回助扫除。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
昔试邦兴后,今过俗徯予。示威宁校猎,崇让不陈鱼。
府吏趋宸扆,乡耆捧帝车。帐倾三饮处,闲整六飞馀。
盛业铭汾鼎,昌期应洛书。愿陪歌赋末,留比蜀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