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唐代: 杜甫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
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巫山不見廬山遠,松林蘭若秋風晚。
一老猶鳴日暮鐘,諸僧尚乞齋時飯。
香爐峰色隐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
飛錫去年啼邑子,獻花何日許門徒。
唐代: 杜甫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一老犹鸣日暮钟,
诸僧尚乞斋时饭。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巫山不見廬山遠,松林蘭若秋風晚。一老猶鳴日暮鐘,
諸僧尚乞齋時飯。香爐峰色隐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
飛錫去年啼邑子,獻花何日許門徒。
唐代: 顾况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伴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絕頂茅庵老此生,寒雲孤木伴經行。
世人那得知幽徑,遙向青峰禮磬聲。
清代: 乾隆
竺宇旸台麓,丛林锁碧烟。
境幽禽出谷,寺古树参天。
池水洗心竟,幡风说偈元。
山僧候答语,却不与谈禅。
竺宇旸台麓,叢林鎖碧煙。
境幽禽出谷,寺古樹參天。
池水洗心竟,幡風說偈元。
山僧候答語,卻不與談禅。
宋代: 韩维
闻住金山最上方,江云飘槛海风凉。
何时乞得东南守,重拂尘衣入道场。
聞住金山最上方,江雲飄檻海風涼。
何時乞得東南守,重拂塵衣入道場。
唐代: 陈岩
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
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
柏根翻動一爐香,白足高僧禮梵王。
還了十方行腳債,卻來山頂放圓光。
宋代: 周必大
目送归云膝抱琴,山林犹恐不高深。
应怜三十年前客,扰扰尘心损道心。
目送歸雲膝抱琴,山林猶恐不高深。
應憐三十年前客,擾擾塵心損道心。
清代: 乾隆
旸台虽在望,大觉未频临。
又已逾年别,率因得雨寻。
山田回绿意,野鸟空尘音。
调御端然坐,于凡不染心。
旸台雖在望,大覺未頻臨。
又已逾年别,率因得雨尋。
山田回綠意,野鳥空塵音。
調禦端然坐,于凡不染心。
清代: 乾隆
花宫方夏首,精舍向云林。
遂与据床憩,因之点笔吟。
山情欲吐雾,树态已成阴。
坐听流泉响,浑忘来去今。
花宮方夏首,精舍向雲林。
遂與據床憩,因之點筆吟。
山情欲吐霧,樹态已成陰。
坐聽流泉響,渾忘來去今。
清代: 乾隆
峰标空外色,竹是静中喧。
摩诘向观世,南阳此讨源。
法云衣上润,天籁座端翻。
何必同僧话,由来无可言。
峰标空外色,竹是靜中喧。
摩诘向觀世,南陽此讨源。
法雲衣上潤,天籁座端翻。
何必同僧話,由來無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