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吴均的诗 > 答柳恽

答柳恽

[南北朝]: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内。飞狐谷:关名,在今河北涞源县。
②层岭:重重山岭。扫:扫落树叶。高木:高大的树木。
③催轴:催促行车。轴,车轴,这里指车轮的转动。
④之:到,往。间:间隔。原陆:原野大地。
⑤缘:机会,缘分。空:空自,徒然。

译文:
在天刚破晓的时分,就从陇西出发飞奔;要于夕阳落山之前,赶到狐谷客店安身。
金秋皓月当空照,凉气充满万山林;西风呼啸连日不停,折断高树扬起沙尘。
雾气漾漾露水成珠,寒气袭来侵入衣襟;千山万岭道路崎岖,天咧即走何等艰辛。
您这次远去他乡,是要到哪里扎根?高原平地参差错落,相距遥远颠簸难行。
从今以后各一方,无缘用范太伤心;我胸怀离愁别恨,满目凄然暗昏昏。

《答柳恽》鉴赏

第 394 页[①]陇西:郡名,战国时秦所设置。北魏时辖境约当今甘肃陇西县一带。飞狐:古来的要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蔚县南,古称“飞狐之口”。柳赠吴诗有“夕宿飞狐关”句,即指此地。但两人的诗都是借用古代地名,并非亲历其地。
  第 394 页[②]这两句说昼夜兼行,不避风寒。
  第 394 页[③]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
  第 394 页[④]原陆:高原和平陆。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到哪里呢?
  第 394 页[⑤]无缘:无由。这两句是说,今后会面恐不容易,面对临别之景,更觉满目凄然。
  【说明】
  这是一首朋友离合之际的赠答诗。可能是柳恽离职时,吴均送行所作。柳悖邰希萑有赠诗,吴均以诗作答。赠答诗有数首,这是其中之一。诗中描述离别之后,山川阻隔,风露凄凉,信笔写来,确有苍然“古气”。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省解县西北)人,梁天监中为吴兴太守,这时吴均曾应邀而往,但不很得意,曾经一度离开。过了一些时候,他又重返吴兴,面柳恽待他如故。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答柳恽》赏析

  “清晨”二句是应柳诗“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而来,设想分手之后,柳恽的行色匆匆,日夜兼程。“陇西”是郡的名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飞狐谷”即柳恽诗中所说的“飞狐关”,是古代的要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古称“飞狐之口”。这两句举出两个遥远的地名,极言柳恽所去之地的辽远。“陇西”与“飞狐谷”相去不啻数千里,但这里说朝发夕至,自是夸张之辞,形容柳恽的行旅匆忙,道途艰险。这两句中用两个具体的地名,给读者以实在的感受;同时它又是想像的、夸张的,用了虚写的手法,由虚实的结合,令诗意更为明朗而形象。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因为是夜行,所以说雾露侵湿了衣衫,经过一夜的旅途颠顿,至天色拂晓时分,关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峥嵘的面貌,似乎在催促着行人快快前去。这里的“月”、“风”、“雾露”等天象与“层岭”、“高木”、“关山”等景物结合起来构成了索莫而壮阔的画面,“侵衣”、“催轴”则将人点缀其中,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柳恽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

  “君去欲何之”以下四句写自己由分别而引起的悲哀。“君去”两句以设问的形式说明友人远去,去向那参差起伏的高原和平陆之间,正因为路途遥远,因而最后说,今后会面恐不容易,旧时情景虽历历在目,然也只是徒增悲伤,空怀追忆而已。以“君去欲何之”一问从描写行旅而过渡到抒怀,极为自然。“参差”二字描写高原平陆,也很形象,最后落实到送友,别情离绪,油然而生。

  吴均是描写山水的能手,他的诗文多模山范水之作,风格清新挺拔,此诗描述离情,却能从想象中的旅况落笔,构思巧妙。诗中刻画山川阻隔,风露凄凉,形象而准确,体现了诗人描摹自然物象的本领。同时,诗的炼意炼字也都相当著力,如“寒风扫高木”之“扫”字,“雾露夜侵衣”之“侵”字,“关山晓催轴”之“催”字,都是锤炼得之,开了后代诗中“字眼”的风气,令读者想象出旅途中的风霜之苦,行程的匆遽无息,由此加强了诗的感染力,令离愁别绪更有了基础,“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就不是无病呻吟了。

  吴均的诗文后人以为“清拔有古气”(《南史》本传),即指出他的诗貌似信手写来,却不乏清新劲拔之气。此诗的描述中就可见既遒练清劲,又古朴自然的风格,全诗一气流走,似行云流水,自然写来,却不乏匠心,所以被后人视为一首成功的惜别之作。

吴均简介

南北朝·吴均的简介

吴均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 吴均的诗(8篇) ► 吴均的名句

猜你喜欢

答柳恽

南北朝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追和柳恽

唐代李贺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竹答柳

宋代杨亿

我自虚心者,君能百尺芳。
未闻凌雪秀,唯解刺天长。
叶密招禽宿,皮枯任蠹藏。
他年丹穴凤,恐不集垂杨。

答柳子厚

唐代刘禹锡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哭吴兴柳恽诗

南北朝何逊

南州擅荆梓。
上国称羽仪。
伊人以载德。
李公伤在期。
远识内无愠。
深衰外有规。
清文穷丽则。
弘论尽高奇。
多能诚所贵。
小善聊复为。
百步均射叶。
八体妙临池。
曲悟同神解。
龟谋信有知。
入朝耿长剑。
出牧盛层麾。
纳言信加首。
丰貂亦在移。
霞区两借寇。
贪泉一举巵。
翰飞矫未极。
朝露溘先危。
以兹旧馆想。
况乃西日垂。
蔓草生车辙。
枯木卧崩坻。
樽酒谁为满。
灵衣空自披。
眷言寻惠好。
恸哭悲路歧。
含毫徒有属。
搦管竟无摛。

重答柳柳州

唐代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答柳道传饷笋

宋代方凤

东家鼎烹矜大嚼,西家唿卢赛乳酪。
肉食那知儒素风,似君臭味将无同。
知我山斋少白粲,随时易办松花饭。
佐食投筯毋乃馋,筠笼新掘来幽岩。
封题遥寄四五尾,歆然解剥出肌理。
和以芹根及薤芽,醯盐澹着香无涯。
黄虀脱粟绝滓腻,得此加餐检残笥。
手把南华读一过,诗思陡涌如春波。
题箑酬君君莫笑,胸中成竹谐清调。

答柳柳州食虾蟆

唐代韩愈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和韩答柳柳州食虾蟆

宋代王十朋

虫鱼千万族,一一异状貌。
飞潜同一性,巨细何必校。
彼微水中鼃,四足伛而疱。
自从科蚪初,生育在泥淖。
好鸣乃其性,非故欲喧閙。
蝈氏职洒灰,恐非圣人教。
吾闻人间世,生死同梦觉。
杀物伤吾仁,忍听声熚爆。
况我儒衣冠,絃诵生乡校。
彼亦唿子曰,有意欲吾效。
人虫各好生,奚用苦相挠。
退之惮食蛇,得得释笼罩。
子厚放鹧鸪,仁心亦稍稍。
胡为于此虫,未尽忘嗜乐。
荐祠用枭獍,穿穽诛虎豹。
古人岂妄杀,去害除不孝。
愿留兹鼓吹,驻我寒溪櫂。

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

唐代张祜

南下天台厌绝冥,五湖波上泛如萍。
江鸥自戏为踪迹,野鹿闲惊是性灵。
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金门后俊徒相唁,且为人间寄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