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

[唐代]: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剑南:这里指蜀地。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
②青袍白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金谷、铜驼: 邵注: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③棣萼:以比喻兄弟。
④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

译文: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
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
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
愁闷极了,本想写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至后》赏析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第一句准确地写出了冬至的特点:一年中日最短,影最长的日子,冬至之后,日渐长而影渐短。诗人杜甫写此诗时,正在成都(剑南),在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而且与严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心情十分低落,所以就思念起了洛阳。杜甫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洛阳度过的,而且他与李白当年也正是在洛阳相识的。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青袍白马,指的是自己当前的处境,指闲官卑位,这里作借代用,也可指处于闲官卑官中的自己。随即他又说,故乡洛阳已经物是人非。当时安史之乱,洛阳已经沦陷。这里的金谷,指的是金谷园,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这是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处名园。铜驼,指的是铜驼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常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或者指代洛阳。但洛阳城里的“金谷铜驼”并非故乡的典型特征。诗中的“金谷”与“铜驼”,已十分清楚地告知我们,杜甫在剑南所思念的洛阳,是可肯定为其故乡的。而诗中的“非故乡”,并不是指洛阳不是杜甫的故乡,而是说:但洛阳的金谷园、铜驼等胜地的风景,因遭受了安史之乱而使其非昔日可比了。正如《杜诗详注》云:“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以开花繁盛紧密的棠棣起兴,讲对兄弟的思念。所以棣萼指的就是兄弟,所以表面上作者是在讲两种花,指堂棣之华早就开谢了,自己还在想着它,而梅花正含苞欲放。而实际上,作者前一句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洛阳遭受战乱,那里有知我怜我的兄弟,所以我特别地想念它。(棠棣,有人以为就是郁李,以上为郁李花。)诗人说,愁闷极了,本想写首诗来排遣这愁闷,没料到诗写成后自己吟咏起来,反而更觉得凄凉与寂寞了。

《至后》阅读及答案

至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①思洛阳。

青袍白马②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剑南:这里指蜀地。②青袍白马:这里指诗人当时身居闲官卑位。⑧金谷、铜驼: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安史之乱中受到破坏。④棣萼:语出《诗经·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了诗人身在蜀地、心在洛阳的现状,“日初长”突出了思念的绵长。

B.“青袍白马”使用了借代手法,表现了诗人身居闲官卑位的不得志处境。

C.金谷园、铜驼陌等地受到战争破坏,这让诗人感到国破家亡、物是人非。

D.尾联直抒胸臆,愁苦至极的诗人本想写诗遣愁,但诗成吟咏,更觉凄凉。

E.整首诗感情真挚,结构严谨,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5.本诗的第三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及解析:

14.AC   

15.①融景生情(触物伤怀),诗人看到含苞待放的梅花,想起分别己久的兄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②双关。“棣萼”一语双关,既实指棠棣花,呼应了上句的“梅花”,写出时光流逝;又代指兄弟,写出离别之久。内涵丰富,表达巧妙。③用典。用《诗经·棠棣》中的词句,以“棣萼”代指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A项,“‘日初长’突出了思念的绵长”分析错误。“日初长”是说冬至过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C项,“国破家亡”属于无中生有,诗中并未提及“国破家亡”。故选AC。

15.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的第三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是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指出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中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该表现手法诗句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本题,是的第三联“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表面上作者是在讲两种花,指堂棣之花早就开谢了,自己还在想着它,而梅花正含苞欲放。而实际上,作者前一句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洛阳遭受战乱,那里有知我怜我的兄弟,所以我特别地想念它。诗人看到含苞待放的梅花,想起分别己久的兄弟,这是触物伤怀(融景生情,或说借景抒情);“棣萼”一语双关,既实指棠棣花,呼应了上句的“梅花”,写出时光流逝;又代指兄弟,写出离别之久;结合注释四可知,用《诗经·棠棣》中的词句,以“棣萼”代指兄弟,这是用典。答题时从触物伤怀(融景生情,或说借景抒情)、双关和用典三中手法进行赏析第三联即可。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这三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或者书法的情感。

点睛:赏析诗句答题步骤一般分析三步:

第一,指出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该句中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书法了什么情感。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至后

宋代方回

三歷推周正,今当七袠开。
不应嫌老迫,更用着愁催。
酒竭倾浑滓,炉残恋暖灰。
故园归去好,移树及春栽。

至后

宋代张藴

阳生七日验飞葭,衮衮天机岁载华。
江草未圆青帝梦,香芸漏洩与梅花。

至后

宋代方回

三历推周正,今当七袠开。
不应嫌老迫,更用著愁催。
酒竭倾浑滓,炉残恋暖灰。
故园归去好,移树及春栽。

至后

宋代赵崇鉘

愔愔云气绕江城,至后寒轻讵可凭。
两日南风将雪信,床前蝙蝠夜翻灯。

至后

宋代黄庚

道人坐茅宇,独抱无絃琴。
对此景物变,夕云散还阴。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新阳畅微暄,疏花点孤林。
芳时坐消歇,孰同岁寒心。
孤梅发清夜,庭树惊栖禽。

至后

唐代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至后 其三

宋代仇远

霜华如雪着乌巾,染鬓粘鬚白未匀。
人羡久生趋老境,日随长至到新春。
投金濑上能容我,贡玉堂中自有人。
溧酒清醇鱼菜美,不妨频日宴嘉宾。

长至后

宋代姜特立

迟迟昼景转庭除,似觉今朝化日舒。
印篆旋添香晷刻,绣床暗积线工夫。

至后 其四

宋代仇远

了知五十九年非,景薄崦嵫合见几。
夜半虽当泉脉动,腊前未见雪花飞。
客程鸿雁骎骎老,家养鸡豚处处肥。
千日及瓜今过半,未知何日定言归。

至后 其二

宋代仇远

阳和昨夜到梅边,喜得春风一信传。
同舍团栾齐贺岁,异乡飘泊又经年。
梦中归路忘舟楫,客里生涯倚俸钱。
纸帐布衾差稳睡,不愁独冷坐无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