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元章墓志帖贊
[宋代]:岳珂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
噫嚱,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
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
予觀柳少師,在唐以能書聞。
當時碑志或非其筆,則人以不孝議其子孫。
噫嚱,陳君之傳,夫豈以其文。
如寶晉省,亦庶幾乎其人矣。
宋代·岳珂的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
► 岳珂的诗(1166篇) ► 岳珂的名句〕
宋代: 岳珂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
噫嚱,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
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
予觀柳少師,在唐以能書聞。
當時碑志或非其筆,則人以不孝議其子孫。
噫嚱,陳君之傳,夫豈以其文。
如寶晉省,亦庶幾乎其人矣。
宋代: 岳珂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
噫嘻,陈君之传,
夫岂以其文。如宝晋省,
亦庶几乎其人矣。
予觀柳少師,在唐以能書聞。
當時碑志或非其筆,則人以不孝議其子孫。
噫嘻,陳君之傳,
夫豈以其文。如寶晉省,
亦庶幾乎其人矣。
宋代: 岳珂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习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顔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
士以德进,捨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盖繇羲献而来,遡崇观而前,或营萃以拔棘,或宫墙而及肩,或小醇而大疵,或舍正而取权。
六书之统,殆所谓芾之死不得其传也。
巘巘乔岳,洋洋大川,草木风云,波涛蛟鼋。
我繫此评,其然岂然。
较三十里,后八百年。
論書自晉始,蓋因其風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習尚之笃而溺之于專。
維唐設科,身判書言。
作成自初,歐褚争先,薛靓張颠,顔真迎便。
中世而後,雖經生楷隸,猶得以揚镳而鳴鞭。
五季日卑,吾宋興焉。
士以德進,捨藝之偏。
既窒其進取之塗,故世之以書名家者,皆不雜以人而純乎天。
更八葉之豫豐,乃設學而詳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蓋繇羲獻而來,遡崇觀而前,或營萃以拔棘,或宮牆而及肩,或小醇而大疵,或舍正而取權。
六書之統,殆所謂芾之死不得其傳也。
巘巘喬嶽,洋洋大川,草木風雲,波濤蛟鼋。
我繫此評,其然豈然。
較三十裡,後八百年。
宋代: 岳珂
公谓是砚,生平之所无。
彼美砚山,乃易其所居。
既舍其所宝,聊假以自娱,其亦人之情欤。
公謂是硯,生平之所無。
彼美硯山,乃易其所居。
既舍其所寶,聊假以自娛,其亦人之情欤。
宋代: 岳珂
华胄遥遥楚国,宗风的的曹溪。
唤起争名米老,奎光长照珍题。
華胄遙遙楚國,宗風的的曹溪。
喚起争名米老,奎光長照珍題。
宋代: 岳珂
桑柘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
鬓蓬手筥,而身不缕。
云织雾组,便疏曲户。
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
是将谁尤,曰本是务。
彼弃我取,维终以无窭。
桑柘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
鬓蓬手筥,而身不縷。
雲織霧組,便疏曲戶。
世之類此者,又何可勝數。
是将誰尤,曰本是務。
彼棄我取,維終以無窭。
宋代: 岳珂
金陵之赏心,天下之奇观,真足以当南宫之诗翰。
予之持节登览非一旦,而得此诗八年之泮奂。
吁嗟公兮,岂料百年而售此诗于三万兮。
金陵之賞心,天下之奇觀,真足以當南宮之詩翰。
予之持節登覽非一旦,而得此詩八年之泮奂。
籲嗟公兮,豈料百年而售此詩于三萬兮。
宋代: 岳珂
公尝有凈名之诗曰:殷勤顾景物,为尔老南徐。
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
昼唿竹舆,暮咏归涂。
既不舍于斯须,其必迩于海岳之故庐。
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东,乃获奠居。
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公嘗有凈名之詩曰:殷勤顧景物,為爾老南徐。
考乎此篇,則出無晴雨之待,觀無陰霁之殊。
晝唿竹輿,暮詠歸塗。
既不舍于斯須,其必迩于海嶽之故廬。
如曰易硯山之寶儲,登樓平章,維王及蘇,自西徂東,乃獲奠居。
此所謂舍其舊而新是圖,予固因以驗予記與跋之皆不誣也。
宋代: 岳珂
壶岭九华,营是一枝,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
砚之不存,而宝此诗,抑类乎舍鱼兔而守筌蹄。
不我后先,得于斯是,几席江山,庶几见之。
壺嶺九華,營是一枝,何異乎持琬琰以易羊皮。
硯之不存,而寶此詩,抑類乎舍魚兔而守筌蹄。
不我後先,得于斯是,幾席江山,庶幾見之。
宋代: 岳珂
昔大令书壁,作方丈大字,观者至数百人。
盖能书家尝以收敛观楷则,而以纵放观精神。
予观此书,大不失伦。
盖自智而慧者笔下有天真之悟,而惟清与凈者胸中无一点之尘也。
昔大令書壁,作方丈大字,觀者至數百人。
蓋能書家嘗以收斂觀楷則,而以縱放觀精神。
予觀此書,大不失倫。
蓋自智而慧者筆下有天真之悟,而惟清與凈者胸中無一點之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