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夏蚕快要老去,麦子已经半黄,山前山后大雨如注溅溅作响。农夫停止耕作农女无法采桑,白衣仙人空自坐在高堂。
注释:
⑴灵感观音院:在杭州上天竺,五代时钱鏐所建,初名天竺看经院。宋仁宗时,因祷雨有应,赐名“灵感观音院”,祀观音菩萨。
⑵山前山后水浪浪:杭州所属各地,山泽各半,连下多日雨便成水灾。一作“前山后山雨浪浪”。浪浪,形容雨声之响。
⑶辍(chuò)耒(lěi):谓停止农作。辍,止。耒,原指原始的翻土农具,形如木叉,此泛指农具。废筐:谓停止采桑。筐,指采桑的篮子。
⑷白衣仙人:即观音。这里暗指官吏。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赏析
就诗题看,这是一首纪游诗,但与一般纪游诗不同,它不是山水名胜的赞颂与刻画,而是一首反映现实、关心人民疾苦借题发挥的政治讽刺诗。
蚕欲老,写蚕到了快要吐丝的时候,需要勤饲桑叶,以保证蚕的健康发育。麦半黄,写麦已到了快要成熟的时候,需要及时锄土,以利麦的吸收营养,来促进它的结实。以上两项农家的工作,都是需要晴天才能做好的。而当时的天气却是接连下雨,以至山前山后全被雨水笼盖着(这是诗题字面的实际描写)。在这种情况下,农夫不能把耒锄土,农家妇女也不能携筐去采桑叶饲蚕了。关于“废筐”,《诗经·豳风·七月》有“女执懿筐,爰求柔桑”之句,这里是反用。而且带有雨水的桑叶,蚕吃了容易生病,所以不宜采用。这一句通过劳动工具的“辍”或者“废”反映出男子不能下田锄地,妇女不能采桑。而且,带雨水的桑叶蚕儿吃了还容易生病。在望的丰收转眼化为乌有,农民们的焦急与痛苦可想而知。在雨水成灾的严重时刻,不论是谁都应关心人民疾苦,被百姓奉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更应当挺身而出,解除苦难。然而,这位菩萨却无动于衷,仍端坐庙堂之上享受着善男信女的礼拜。在当时,指斥被人们普遍崇奉的观音菩萨,这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勇气和某种唯物观点。重要的是,诗人在这里借题发挥,另有所指。苏轼是因反对新法要求外放来到杭州的。出京两年时间,他游历了很多地方,对新法执行中的某些弊端有更多的了解。在新法的条例中,如青苗法、免役法等都规定赋税只要钱而不收米。所以,有些地方官对农业生产更加漠不关心。表面看“白衣仙人在高堂”,是写观音大士,实际却在讽刺高高在上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僚集团。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音韵和谐,具有鲜明的民歌风味。开头两个三字句突破了七言四句的固定格式,并且用“蚕”与“麦”这两个不同的形象,点明男耕女织这两大生产支柱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为最后的嘲讽预作铺垫。以下诸旬,也都活脱通透,轻快简洁,一气如注。其次是含蓄婉折,言外寄意。如对理解“白衣仙人”一句的讥刺,就需要对当时天灾人祸两方面均有深刻把握,才能体味其爱憎的强烈。一般而言,宋代对舆论的控制比唐代要严,后来苏轼就因写诗而有“乌台诗案”之冤屈。所以,直接针砭时政之作,在宋诗中并不多见。这首带有批判锋芒的讽刺短章,也就难能可贵了。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阅读及答案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①
(宋)苏轼
蚕欲老,麦半黄。
山前山后水浪浪②!
农夫辍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③在高堂!
【注】①灵感观音院:在杭州上天竺,五代钱俶所建,宋仁宗时,因祷雨有应,赐名“灵感观音院”,祀观音菩萨。②浪浪:形容雨声之响。③白衣仙人:指观音菩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从蚕和麦这两种农村典型的意象入手,简单的六个字勾勒出蚕快要吐丝了,需要勤饲桑叶;麦子也快要成熟了,需要及时地锄土的景象。
B.第二句却笔锋一转写到了山前山后都被雨水笼盖着,也巧妙地扣住了题目。
C.第三句紧承上句,因为雨水所以农夫和妇女都“辍耒”“废筐”,同时分别照应了“蚕欲老,麦欲黄”。
D.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音调和谐有韵律,情感直接明白,很有民歌的风味。
15.诗的最后一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D
15.①在雨水严重妨碍农事的时刻,观音菩萨应该是要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可他却高高在上,漠不关心。②作者表面上是责备神像的无知,实际上是指“身为父母”的地方官的不负责任。③讽刺手法的运用,使得言外有意,含而不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余地。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情感直接明白”错,采用了讽刺手法,表达含蓄,言而不尽。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诗歌的最后一句的含义,实际是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白衣仙”指观音菩萨,“在高堂”指“高高在上,漠不关心”,再结合前面的“山前山后水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分析作者表面上是责备神像的无知,实际上是指“身为父母”的地方官的不负责任。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 苏轼的诗(4428篇) ► 苏轼的名句〕猜你喜欢
游天竺灵隐寺诗
清晨出城西,车马纷飒沓。
行行岩壑深,漠漠雾雨杂。
云阴忽披豁,海色共萧飒。
幽寻浩莫穷,空响时相答。
地籁笙竽真,材缬丹青合。
潦收猿涧浄,寺遶鹫峰匝。
檐牙向空啄,殿脚依山插。
空翠扑轩窗,乳洞敞闺閤。
泄云无定姿,欹石半相磕。
珠灯吐光焰,香龙振鳞甲。
啼烟禽念佛,掇蕊蜂供蜡。
丹井涨灵泉,嵒松披艾衲。
萝径劳跻攀,风扉自开阖。
龙天想奔凑,飞走亦驯狎。
同游今渊云,驰声久鞺鞳。
逸骥谁能追,流风不受闸。
家山富岷峨,水驿经夔峡。
不应得未曾,犹若济所乏。
欲去还停驺,就石屡移榻。
共笑香积供,未脱腐儒粝。
重来当一洗,寻盟忽忘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