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韩愈的诗 > 广宣上人频见过

广宣上人频见过

[唐代]:韩愈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
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广宣上人:生平不详。上人,对僧侣的尊称。三百六旬:一年到头,这里是经常之意。扰扰:忙乱的样子。冲:冒过,撞过。
②惭:一作“为”。朝士:朝官。裨补:有所补益。
③道:这里指儒家之道。回:回来,或者理解为回复。

译文:
广宣上人一年到头不停地来拜访我,风雨无阻灰尘也难挡。
一直都很惭愧对朝中大臣没有什么助益,也辜负了高僧屡屡造访的心意。
经年累月学习儒家圣人之道却没有太多的收获,整日吟诗也顾不上回到住所。
天气寒冷寺庙中的游人很少,不知道窗前堆积了多少红叶。

《广宣上人频见过》赏析

  诗的首联把“扰扰”和“风雨”、“尘埃”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殷勤来访、奔走于权贵之门的上人形象。“扰扰”表明了诗人无奈而不堪的心情。《诗经·风雨》中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表达见到朋友时平静又喜悦的心情。诗人在这句中也暗用“风雨”的典故,却是在委婉表达对广宣上人频频造访的不满。

  颔联说到自己辜负了高僧屡屡造访的心意,说的显然是反话,可以理解为是对广宣上人拜访的委婉谢绝。“惭”、“愧”连用,诗人在自谦的同时,表达出他和上人在立身处世问题上的不同见解,他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隔阂。

  颈联仍是自谦,说自己读书没有收获。其中的“未能回”可以理解为没有回去,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广宣上人以诗相赠,诗人自谦才疏学浅,整日推敲也无法答复。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对广宣上人的回绝。诗人强调他学习的是儒家圣道,推崇的是孔孟之学,暗含他和上人之间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尾联提到了“红叶”有几堆,在王维《山中》有“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句,“天寒红叶”的意象刻画出清冷寂寞的初冬景象。诗人化用王维诗意,表达他对上人的微讽之意。广宣上人的住所是寺庙,但他整日在外奔走,以至于很少待在寺庙之中。诗人说红叶堆积,无人打扫,旨在劝这位上人当回到寺庙之中。这仍然是在委婉表达对广宣上人的不满。

  韩愈一生以弘扬儒家之道为己任,排斥佛老等学说。但偏偏有所谓高僧广宣上人,频频以诗文讨教。诗人出于礼貌,又不能不略为敷衍,但内心深处对于这种奔走于权贵之门的僧人,是非常无奈而又鄙薄的。诗题中的“频”字已经表达出不耐之情。诗人采用了委婉暗示的手法,向广宣上人说明他的态度。诗人自谦的语气一以贯之,他在暗示广宣,你我之间的过多交往对双方都没有太多益处。最深处的原因是各自坚守的大道不同,各自安身立命的所在不同。诗的结尾用意巧妙,意在讥讽僧人终日不归。诗人说天寒寺冷,红叶堆积,希望点醒广宣上人:既然号称高僧,就应该在寺庙中潜修佛理,弘扬佛法,不必终日奔走在外、踪迹难寻。这首诗还意在传达一种诗人所谓“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有负于初心”的人生感喟(韩愈《〈五箴〉小序》语)。整首诗平易坦荡,不用事,不屈己徇人,言语之间颇能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韩愈简介

唐代·韩愈的简介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杰...〔► 韩愈的诗(537篇) ► 韩愈的名句

猜你喜欢

广宣上人频见过

唐代韩愈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
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答广宣上人

唐代王起

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
在治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向公谁是证?弥天大士与新诗。
(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七二。
)(按:二书皆云此诗为起会昌放第二榜后答广宣贺诗作,《唐诗纪事》又录刘梦得、元微之二人和诗,二人皆前卒。
会昌当为长庆之误,此诗作于长庆三年春,详卞孝萱《刘禹锡年谱》。
《全唐诗》卷三四六以此诗为王涯作,王涯未曾知贡举,上举二书皆明确载为王起作。
)。

安国寺赠广宣上人

唐代雍陶

马急人忙尘路喧,几从朝出到黄昏。
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唐代王涯

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在冶只求金不耗,
用心空学秤无私。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至公谁是证,弥天上人与新诗。

还别业寻龙华山寺广宣上人

唐代段文昌

十里惟闻松桂风,江山忽转见龙宫。
正与休师方话旧,风烟几度入楼中。

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

唐代杨巨源

皎洁青莲客,焚香对雪朝。竹内催淅沥,花雨让飘飖。
触石和云积,萦池拂水消。只应将日月,颜色不相饶。

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

唐代杨巨源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

唐代刘禹锡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
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
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
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

唐代元稹

渥洼徒自有权奇,伯乐书名世始知。
竞走墙前希得俊,高悬日下表无私。
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珍重刘繇因首荐,为君送和碧云诗。

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诏

唐代白居易

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
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
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
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