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
► 魏了翁的诗(1322篇) ► 魏了翁的名句〕
宋代: 魏了翁
竹外蒲牢挂晚晴,霜威洗出月精神。
山无此客林泉活,诗到兹游景气新。
元是当年郪县北,不知几度梓州春。
梅边认得真消息,往古来今一屈伸。
竹外蒲牢挂晚晴,霜威洗出月精神。
山無此客林泉活,詩到茲遊景氣新。
元是當年郪縣北,不知幾度梓州春。
梅邊認得真消息,往古來今一屈伸。
宋代: 戴复古
烈士家风从橐尊,时容野客上朱门。
如登东观图书府,又似西岩水竹村。
自以一闲销日月,谁知万虑满乾坤。
诸公衮衮成何事,不若花前对酒樽。
烈士家風從橐尊,時容野客上朱門。
如登東觀圖書府,又似西岩水竹村。
自以一閑銷日月,誰知萬慮滿乾坤。
諸公衮衮成何事,不若花前對酒樽。
宋代: 方岳
未怕风威酒亦冰,凭虚吞以气峥嵘。
何人出此六奇计,我辈贤于五字城。
松压钓簑银独速,麦分棋局玉纵横。
自然石鼎煎鱼眼,解致邹枚汉两生。
未怕風威酒亦冰,憑虛吞以氣峥嵘。
何人出此六奇計,我輩賢于五字城。
松壓釣簑銀獨速,麥分棋局玉縱橫。
自然石鼎煎魚眼,解緻鄒枚漢兩生。
宋代: 方岳
鹤帐奇寒被欲冰,开门千嶂雪峥嵘。
频年无此丰年玉,一夜移将不夜城。
富贵园林行树密,模煳水墨画图横。
与诗小住为佳耳,莫管梅花太瘦生。
鶴帳奇寒被欲冰,開門千嶂雪峥嵘。
頻年無此豐年玉,一夜移将不夜城。
富貴園林行樹密,模煳水墨畫圖橫。
與詩小住為佳耳,莫管梅花太瘦生。
宋代: 方岳
肺渴初供醒酒冰,又思携客上峥嵘。
十分宇宙无尘事,一色琼瑶是化城。
病起未堪论斗醉,诗狂且莫到参横。
剡溪可是忙回棹,冻合琉璃作么生。
肺渴初供醒酒冰,又思攜客上峥嵘。
十分宇宙無塵事,一色瓊瑤是化城。
病起未堪論鬥醉,詩狂且莫到參橫。
剡溪可是忙回棹,凍合琉璃作麼生。
宋代: 程公许
送客观鱼阁,山光水色中。
最怜秋惨澹,况复雨溟濛。
坐久觉衣薄,杯行到手空。
恨无佳句子,唤醒少陵翁。
送客觀魚閣,山光水色中。
最憐秋慘澹,況複雨溟濛。
坐久覺衣薄,杯行到手空。
恨無佳句子,喚醒少陵翁。
宋代: 张九成
古人文莹理,后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干坤。
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冲冒恤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熏。
古人文瑩理,後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紙劄何紛紛。
君看六藝學,天葩吐奇芬。
詩書分體制,禮樂造幹坤。
千歧更萬轍,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當從踐履論。
跋涉經險阻,沖冒恤寒溫。
孝弟作選鋒,道德嚴中軍。
仰觀精俯察,萬象入見聞。
不勞施斧鑿,筆下生煙雲。
高以君堯舜,下以覺斯民。
君如不我鄙,時來對爐熏。
宋代: 杨万里
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
麝鎚官样陪公讌,粉茧卿风忆故园。
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
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何似兒孫談草草,不妨燈火半昏昏。
人生行止誰能料,今夕蘇州看上元。
宋代: 魏了翁
流觞元巳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晳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巳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巳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媿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流觞元巳奚所因,更指三日為良辰。
山陰坐上皆豪逸,長安水邊多麗人。
臨流有許豪與麗,元無一個能知津。
韓嬰何憑指溱洧,束晳胡據誣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競言此日天氣新。
其間号曰該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後弗無子,往往援引詩生民。
說雖有稽義猶鑿,況複除日經無文。
予嘗妄意巳為火,季春火見疑乘寅。
寅居漢津火所畏,故以元巳祓水濱。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陽德屯。
較之前說已雲近,終媿俚俗疵吾醇。
要須挈我沂泗上,回瓢點瑟看長春。
宋代: 魏了翁
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晳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已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已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愧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為良辰。
山陰坐上皆豪逸,長安水邊多麗人。
臨流有許豪與麗,元無一個能知津。
韓嬰何憑指溱洧,束晳胡據誣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競言此日天氣新。
其間号曰該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後弗無子,往往援引詩生民。
說雖有稽義猶鑿,況複除日經無文。
予嘗妄意已為火,季春火見疑乘寅。
寅居漢津火所畏,故以元已祓水濱。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陽德屯。
較之前說已雲近,終愧俚俗疵吾醇。
要須挈我沂泗上,回瓢點瑟看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