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洪炎的诗 > 次韵公实雷雨

次韵公实雷雨

[宋代]:洪炎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羶今几年。
拟扣九关牋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惊雷破空,仿佛要拔走蓬莱三山,暴雨倾泻,就像那百川冲决堤岸。
冷气袭人,只能侵扰旅客的梦魂,又怎能叱咤震荡扫净那遍地胡烟!
田园里长满荆棘,洪水四处弥漫,京都一带金兵践踏骚扰已经多年。
也曾想叩开重门向皇帝陈诉心愿,不是大的手笔,谁会听我的意见!

注释:
①次韵:指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公实:作者友人郑湛的字。三山:旧传海上有三神山,即蓬莱、方壶、瀛洲。
②但:只。侵:侵扰。胡烟:此处指金兵进攻所带来的战争烟尘。
③河洛:黄河、洛水流域地区,当时已沦陷。腥膻:腥臊气味,这是对金人轻蔑的说法。
④大手:大手指大手笔,又称如橡笔。

《次韵公实雷雨》赏析

  开头两句扣题,以“惊雷”发端,用“拔三山”、“倒百川”形容雷声的威力和暴雨的势。三、四句写诗人身居客地,难以入眠,又逢雷雨之夜,寒气袭人。作者忽发奇想,这震天霹雳缘何不善解人意,震而静胡烟把金兵赶出中原?五、六句回到现实之中,农家田园荆棘丛生,暴雨袭来,流水茫茫,空成汪洋一片,而北方仍为金人占领,这些大雨流水为何不能洗去胡人的腥膻之气呢。这两句蕴含着作者的报国热望以及对南宋残败政局的深深忧虑。结合三四句写出作者在风雨震电之际,感慨深沉,从个人的处境,想到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心旌摇摇,不能自止,写成的诗句就倍感沉痛。尾联诗人难抑激愤之情,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慨。上句谓欲向最高统治者上疏献策,语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然作者一介书生,有志陈词帝所,难免有“叩阍无门”之感。但作者激于忠愤之情,仍然有意向皇帝陈情,表达自己优国忧时的心志,希望朝廷早日组织力量,北定中原,一洗“河洛腥膻”之气,使国家复兴。下句典出《晋书·王陶传》:“殉梦人以大笔如橡与之”。写作者虽有陈词之志但感到自己人非大手,笔非如椽,唯恐倾诉有所不尽,无从收到补救时艰的效果。

  这首诗以景兴起,继写感受,结以抒怀,结构紧凑,转接自然。写景时笔力雄健,气势不凡,抒情时沉痛激越;时见激愤之气;回荡着爱国激情。结尾两句,前句是愿望,后句是谦逊之词,语言婉曲,显出诗人书生本色。

洪炎简介

宋代·洪炎的简介

洪炎(一○六七?~一一三三),字玉父,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甥。哲宗元祐末进士,累官秘书少监。晚年以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卒于高宗绍兴三年(生卒年据王兆鹏《宋南渡六诗人生卒年...〔► 洪炎的诗(114篇) ► 洪炎的名句

猜你喜欢

次韵公实雷雨

宋代洪炎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羶今几年。
拟扣九关牋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次韵公实感遇

宋代洪炎

求田问舍转头空,十口无家寄栗蓬。
得失自怜婴世网,是非都欲问天公。
绵绵不解溪边雨,淅淅无情松下风。
頼有诗人排闷作,且吟佳句任穷通。

次韵公实兄途中

宋代李若水

断云横碧暗平野,落照曳红明远村。
回首半天云破处,一眉新月报黄昏。

次韵公实与用中夜话

宋代洪炎

贤哉郑圃客,去为五浆惊。
解榻栖云表,开窗纳水声。
忽逢京国旧,相对夜灯明。
叹息胡証老,犹思摘铁檠。

次韵公实喜晴二首 其一

宋代洪炎

冻雨连三日,春膏过一犂。
寺桥杯渡水,村径橇行泥。
燠若生旸谷,寒收岂石犀。
欲穷洪范理,夕室有青藜。

次韵公实喜晴二首 其二

宋代洪炎

持璧还投鹊,镕金恨作犂。
行吟乘晓月,扶杖入春泥。
愿学怀文豹,终惭秃角犀。
徒歌无好语,野饭只羹藜。

次韵公实七月一日雨感怀二首 其二

宋代洪炎

日日愁随万绪多,遣愁不去若愁何。
文书引睡繙黄卷,福地求生访绿萝。
酒厌银瓶聊注瓦,衣辞锦袄且披蓑。
五更风雨作金石,助我贯珠商颂歌。

次韵公实七月一日雨感怀二首 其一

宋代洪炎

平生离俗得闲多,素髮惊秋奈老何。
宾从盘飧惟白石,意行供帐有青萝。
御风独往松三径,踏月空归雪一蓑。
短布单衣穷至骭,醉吟不作饭牛歌。

次韵慕公实

南北朝邹浩

从来文史足三冬,何事明时作退翁。
刺口岂能论扰扰,冥心直欲似空空。
半轩苍莽雨初霁,一钓清泠月正胧。
好把晨昏付香火,箇中真乐更无穷。

次韵公择舅

宋代黄庭坚

昨梦黄粱半熟,立谈白璧一双。
惊鹿要须野草,鸣鸥本愿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