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道间 其二
[宋代]:李曾伯
听彻山鷄唤雨声,东风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叹泥涂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聽徹山鷄喚雨聲,東風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歎泥塗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宋代·李曾伯的简介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
► 李曾伯的诗(619篇) ► 李曾伯的名句〕
宋代: 李曾伯
听彻山鷄唤雨声,东风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叹泥涂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聽徹山鷄喚雨聲,東風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歎泥塗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宋代: 刘子寰
陵坡杳杳路如绳,缓逐杨花信马行。
芳树晚余红点缀,乱山春入翠纵横。
平州废垒八九里,楚子古藏三四茔。
宇宙不能无变灭,世间修饰欲何成。
陵坡杳杳路如繩,緩逐楊花信馬行。
芳樹晚餘紅點綴,亂山春入翠縱橫。
平州廢壘八九裡,楚子古藏三四茔。
宇宙不能無變滅,世間修飾欲何成。
宋代: 张埴
蹋破鸡头要作家,豚蹄不直谓污邪。
火轮杀尽人间物,输乞淮南觳
蹋破雞頭要作家,豚蹄不直謂污邪。
火輪殺盡人間物,輸乞淮南觳
宋代: 李曾伯
巷陌高题仪凤,桥梁横卧长虹。
十里江山福地,满城桃李春风。
巷陌高題儀鳳,橋梁橫卧長虹。
十裡江山福地,滿城桃李春風。
宋代: 林泳
三两渔舟竹影中,山禽相对咔晴风。
小桥落日无人处,一树桃花照水红。
三兩漁舟竹影中,山禽相對咔晴風。
小橋落日無人處,一樹桃花照水紅。
宋代: 释慧空
衡阳老子一僧耳,打雨骂风无别伎。
海上禅流未识渠,将谓三头仍六臂。
两川迈往初不然,我喜其行重说偈。
披秀菴前癞狗儿,要见衡阳只这是。
衡陽老子一僧耳,打雨罵風無别伎。
海上禅流未識渠,将謂三頭仍六臂。
兩川邁往初不然,我喜其行重說偈。
披秀菴前癞狗兒,要見衡陽隻這是。
唐代: 赵蕃
安稳侵晨发,杭桥薄暮休。
山穷多石峙,渡涉乱川流。
野性安猿马,归心逐鹭鸥。
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
安穩侵晨發,杭橋薄暮休。
山窮多石峙,渡涉亂川流。
野性安猿馬,歸心逐鹭鷗。
時平從路險,吾在豈人謀。
宋代: 李曾伯
竹外流泉绕屋鸣,田头有水不忧晴。
春来岂问芳菲事,只办犁锄要早耕。
竹外流泉繞屋鳴,田頭有水不憂晴。
春來豈問芳菲事,隻辦犁鋤要早耕。
宋代: 黄榦
征途不寐辄终夕,故里无书今几时。
离别因知双鬓改,饥寒解使寸心悲。
征途不寐辄終夕,故裡無書今幾時。
離别因知雙鬓改,饑寒解使寸心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