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鹊山

[宋代]:陈师道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济泺(luò):济水(今黄河)与泺水。泺水源于济南趵突诸泉,北流注人小清河。

⑵青徐:青州与徐州,古概指齐鲁之地。

⑶朴俗:朴素的风俗。

⑷虞(yú)力:虞舜教化之力。

⑸安流:治理河流。

⑹禹谟(mó):大禹的规划。谟,即谋划。《尚书》有《大禹谟》篇。

⑺医卢:扁鹊家在卢国,所以被称为卢医,这里代指名医。


白话译文:

试登上了山脚以后,发现已不需亲朋好友的搀扶就能前行。

隐约能看到济水、泺水相交于远方的泺口,青、徐二州历历在目。

风土人情浑朴得如虞舜治理下的太平盛世,山川河流是那样恬静如同大禹治水后的景象。

难得一年到头有这么一回愉快的时候,却因贫穷而得不到卢医的医治。


《登鹊山》赏析

诗人“志专欲以文学名后世”,所以高官厚禄打不动他的心,而一旦得到这个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业的教授职务,尽管俸薄官微,也使他欣喜异常,不顾体弱多病,兴致勃勃地去登山游玩了。诗人经历过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生活折磨的陈师道,尽管这年才四十八岁,但已感到精力不济。“小试”说明诗人对自己的体力没有把握。试登了一程后,诗人喜出望外地发现,“今年不用扶”,在这喜悦后面,包含了许许多多的辛酸。人逢喜事精神爽,思想轻松,步履也就轻快了。可是往年,无论是新春览胜,还是清秋登高,诗人都要在亲朋好友的搀扶下才能勉力而行。时当壮年的诗人却体衰如此,生活的贫寒是可想而知的了。

三四句写诗人登上了山顶,极目远眺。只见济水、泺水如同两条白色的绸带,绕过山脚,往北流去,相交于远方的泺口。“微微”,说明看不真切,目光稍稍收回,青、徐二州的辖地上,阡陌纵横,牛羊成群;房屋田垅,树木庄稼,历历在目。徐州是诗人的家乡,家乡的山水他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三四两句“有神致,虚字炼得好”,这“神致”就在于这两句是景中有情。那样远的泺口都看到了,说明诗人在山顶逗留时间之久;那样多的景物一一“数”来,可见诗人的兴致之高。诗人不是把自己兴奋愉快的心情明白说出,只是通过写景来透露;而写景又没有具体描摹云水竹石、鸟鸣花香,只是通过望远、指点两个动作来概括,这既符合登高远眺的实际,又含蓄地点明了要表达的情意。正如王士祯所说:“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然而使人见而心服者,在笔墨之外也。”画天外山峰,略具笔意,便使人体味到言外的情意,这就是这两句诗的“神致”所在。

诗人眼中的风土人情是那样浑朴、淳真,如同虞舜治理下的太平盛世;山川河流是那样恬静、驯服,如同大禹治水后的景象。天下明德自虞帝开始,山川由大禹来平定。看到眼前的山川,诗人想起了舜和禹这两位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赏风景,忆英雄,心中十分快意。然而当诗人的目光从远处收回到脚下,思绪从远古拉回到现实时,笔锋陡转,气氛骤变,兴致锐减。脚下的山因古代名医扁鹊而得名,可他尽管体衰力弱,疾病缠身,却因贫穷而得不到卢医的医治。“终年聊一快”,这是十分凄婉的声音。诗人面对无情的现实,无可奈何。难得一年到头有这么一回愉快的时候,他只好先忘掉一切,尽情享受风景了。没有人知道诗人的欢颜后面隐藏着多少痛苦、多少悲哀。

陈师道是孤芳自赏、不求谐俗的苦吟诗人。他的作品,有人称之为“非一过可了,近于枯淡”。黄庭坚说,陈师道作诗“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也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他的五律,尽管有时“失之僻涩”,但“佳处往往逼杜甫”。这首诗,质朴老苍,沉郁顿挫,正是它逼近杜甫的五律代表作。


陈师道简介

宋代·陈师道的简介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 陈师道的诗(1058篇) ► 陈师道的名句

猜你喜欢

登鹊山

宋代陈师道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

鹊山

宋代曾巩

一峰孤起势崔嵬,秀色挼蓝入酒杯。
灵药已从清露得,平湖长泛宿云回。
翰林明月舟中过,司马虚亭竹外开。
我亦退公思蜡屐,会看归路送人来。

鹊山

宋代周昂

西征疲短服,北望惨衰颜。再宿殊鸡舍,相看独鹊山。

旆沾新雨过,鸟逐莫云还。白首瞻星汉,何时鼓角閒。

鹊山亭

宋代曾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
泺水飞绡来野岸,鹊山浮黛入晴天。
少陵骚雅今谁和,东海风流世谩传。
太守自吟还自笑,归来乘月尚留连。

游鹊山院

宋代陈师道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
人声隐林杪,僧舍遶云根。
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望蓬鹊山诗

宋代洪皓

内邱应有越人踪,血食依山近邑中。
前代医流兼咒法,上池水饮获神功。
假真昔欢多卢异,生死今惭少虢同。
秦技嫉能曹横逆,停车吊尔意潜通。

题鹊山·其二

清代刘郁

鹊山高与碧云齐,渡水沿冈路欲迷。

日暮羸骖鞭不动,绿云深处乱蝉嘶。

题鹊山·其一

清代刘郁

路入荒山百里长,川原平望郁苍苍。

倚天翠壁三千仞,只欠磨崖第几行。

哭伯兄鹊山处士蒿里曲 其三

宋代林光朝

桐棺三寸更何疑,却取江枫短作碑。
惟有一般蒿里曲,长箫欲断更教吹。

哭伯兄鹊山处士蒿里曲 其二

宋代林光朝

长记藜牀发问初,翩翩出语自无余。
斯翁胸腹平如水,不在尘埃数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