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元好问的诗 > 外家南寺

外家南寺

[金朝]:元好问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外家:作者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父的娘家。

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金哀宗天兴二年春,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监管。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故乡不久。

《外家南寺》赏析

关于诗题,诗人自注:“在至孝社,予儿时读书处也。”元好问的外祖父家姓张,南寺在其附近。这首诗大约作于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抚今追昔,无限伤感。

诗的前四句写景。“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枝叶茂密的秋梧,在晚烟中摇动,满庭寒凉的风露,让人觉得秋气已经很深了。这梧桐庭院,也许还跟儿时相似,但晚烟风露、日暮秋寒的况味,无疑是当下才突出地感受到的。“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眺望南寺周围,眼见高高的河岸变成了深谷;愁闷之中,残阳暧暧,又加上乱噪的蝉声,真是难以为怀。高岸为谷,残阳乱蝉,固然是自然环境,但同时又有比喻象征意义。从中不难领会到作者在吟望之间那种世事沧桑、时代丧乱之感。有这一层意思,诗也就由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人事方面。故后四句侧重叙事。“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元好问于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为避蒙古兵而南行逃难,遂应试入仕。历经丧乱,二十多年后,才以遗民身份返回故乡。作为一个衣冠之士,离开故乡,本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拯救国家和人民的危难,却未想到竟落得今日这种结局。年老了,疲惫了,回到故乡,特别是来到外家,还能想起些什么呢?只有儿时寻觅梨栗之类的事情,在记忆的荧光屏上,出现得最为频繁而清晰。两句抚今忆昔,一方面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栗觅梨的儿时欢乐相对照,离乡去国那种种磨难,又不免更显得难堪。“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来来往往,跑遍了人间。到了白头之时,寂寞归来,依旧在儿时读书之地,于僧窗下借榻而眠。这真有点像唐人传奇那样,历经各种事情,最后仍睡在老地方。只不过一是梦幻,一是亲历;一是享受荣华,一是颇多磨难;一是悟人世虚幻,一是着着实实感受人生艰辛、世事沧桑。诗的最后四句,在表达方式上是回环的,第七句生于第五句,第八句生于第六句,通过这种回环,表达出一种感慨不尽的情味。

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作者遭遇与金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为了表现情绪复杂的世事感慨和人生感慨,诗人把种种景物、人事组织在一起,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转换展开对照。如颔联空间景物变化中有时间推移,颈联用逆挽法展开今昔对照,尾联用“僧窗借榻眠”联系自己童年与老年两个时代。而同一地方、同一种方式的借眠,内中的生活滋味又是何等不同。这些对照,都使诗人的感慨得到了强化与深化。


《外家南寺》阅读及答案

外家南寺①

元好问②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注】①外家:作者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父的娘家。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金哀宗天兴二年春,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监管。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乡不久。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高岸移深谷”一句虚景既比喻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映衬,虚实结合,更增悲壮之情。

B.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诗人选取“秋悟”“风露”“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准确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

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栗觅梨的儿时欢乐相对照,抚今忆昔,无限感伤。

D.“去国”即离开国度,指已覆灭的金朝。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

E.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诗人遭遇与金朝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8.AD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和历经人世变迁、参透人生真谛后矢志不移的民族节操。诗歌前两联萧瑟秋景已经寄寓了诗人面对山河巨变的哀叹和感慨,颈联又通过今昔对比,直抒国破家亡的悲伤,“白头来往”一句点明诗人历经了人世的沧桑,而“依旧”一词则掷地有声地表明了诗人矢志不渝的节操。

8.试题分析:A.应是“沉郁之情”。D.“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理解错误。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情感主旨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抓住诗歌背景和体现情感主旨的关键词。不要光概括的作答情感,要有理有据的结合诗句做分析。

点睛: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此题自己分析情感,要注意结合诗句做有理有据的分析。

《外家南寺》练习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高岸移深谷”一句虚景既比喻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映衬,虚实结合,更增悲壮之情。

  B.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诗人选取“秋悟”“风暴”“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准确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

  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栗觅梨的儿时欢乐相对照,抚今忆昔,无限感伤。

  D.“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

  E.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作者遭遇与金源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14.(5分)A.D(A.应是“沉郁之情”。D.“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理解错误。答对一项3分)

15.(6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和历经人世变迁、参透人生真谛后矢志不移的民族节操。诗歌前两联萧瑟秋景已经寄寓了诗人面对山河巨变的哀叹和感慨,颈联又通过今昔对比,直抒国破家亡的悲伤,“白头来往”一句点明诗人历经了人世的沧桑,而“依旧”一词则掷地有声地表明了诗人矢志不渝的节操。


元好问简介

金朝·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 元好问的诗(466篇) ► 元好问的名句

猜你喜欢

外家南寺

金朝元好问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杨家南亭

唐代白居易

小亭门向月斜开,满地凉风满地苔。
此院好弹秋思处,终须一夜抱琴来。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唐代李商隐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
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二

唐代李商隐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一

唐代李商隐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
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

和谹父携家南坡期以招客

宋代王洋

日日寻春春未休,髙情可是惬风流。
诗如濯锦江波色,身在浣花流水头。
行想袿裳分襞积,晚因鱼鸟得迟留。
草堂费尽无人寄,怅望前溪独自愁。

送端溪尉张达城挈家南归

宋代王之道

年时萧寺雪初晴,闻道君来眼倍明。
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
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
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南寺

宋代苏轼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
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
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
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田南寺

宋代游少游

我本无心似白云,应缘未见宰官身。
何时铁笛千山首,吹起梅花一点春。

场南寺

宋代刘韫

晓起阴霾喜绝收,急快扶酒为春留。
落花千点野亭寂,啼鸟一声春寺幽。
施食臺高禽易啄,长明灯暗鼠潜偷。
山僧摘茗吹茶竈,留客殷勤学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