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王颐真庵
[宋代]:史浩
夫君锦绣裹肝肠,思涌秋涛溢海塘。
曾向囊中明的砾,却来句里得清凉。
妙因目击初无语,神与天通自发光。
欲识至音还太古,湖江道术两相忘。
夫君錦繡裹肝腸,思湧秋濤溢海塘。
曾向囊中明的礫,卻來句裡得清涼。
妙因目擊初無語,神與天通自發光。
欲識至音還太古,湖江道術兩相忘。
宋代·史浩的简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
► 史浩的诗(673篇) ► 史浩的名句〕
宋代: 史浩
夫君锦绣裹肝肠,思涌秋涛溢海塘。
曾向囊中明的砾,却来句里得清凉。
妙因目击初无语,神与天通自发光。
欲识至音还太古,湖江道术两相忘。
夫君錦繡裹肝腸,思湧秋濤溢海塘。
曾向囊中明的礫,卻來句裡得清涼。
妙因目擊初無語,神與天通自發光。
欲識至音還太古,湖江道術兩相忘。
宋代: 史浩
春风剪水出云来,着处为花是有才。
柳絮压盐知句丽,银杯逐马看朝回。
已开谢砌俱堆玉,不信何郎只咏梅。
梁苑词华萃文杰,笑渠楚国赋阳臺。
春風剪水出雲來,着處為花是有才。
柳絮壓鹽知句麗,銀杯逐馬看朝回。
已開謝砌俱堆玉,不信何郎隻詠梅。
梁苑詞華萃文傑,笑渠楚國賦陽臺。
宋代: 史浩
天阙移楼观,来供帝子亲。
明光扶日域,远势接星津。
瑞霭常濛润,清风每拂尘。
图书惟左右,脂粉却参辰。
觅句多诗髓,开谈即道真。
槐阴瞻五学,芸馥见三神。
雨露恩方渥,江山景倍新。
愿言增万柱,寒士并栖身。
天阙移樓觀,來供帝子親。
明光扶日域,遠勢接星津。
瑞霭常濛潤,清風每拂塵。
圖書惟左右,脂粉卻參辰。
覓句多詩髓,開談即道真。
槐陰瞻五學,芸馥見三神。
雨露恩方渥,江山景倍新。
願言增萬柱,寒士并栖身。
宋代: 史浩
静院朝回静鼓琴,浴沂新咏间清音。
燕闲未省忘稽古,始信贤王宝寸阴。
靜院朝回靜鼓琴,浴沂新詠間清音。
燕閑未省忘稽古,始信賢王寶寸陰。
宋代: 史浩
簇云行太虚,作霖自天意。
凉气入郊垧,通宵喜不寐。
鼕鼓喧铜驼,鲸钟韵萧寺。
迟明上层楼,羽扇端可弃。
万象奔空来,揽之入诗思。
七椀有余清,一觞成径醉。
倒着白接䍦,飘萧新出笥。
客有可人姿,终规聊见志。
乐饮虽及辰,沈酣非所恣。
主人云梦胸,绰有容物智。
温顔起谢客,博哉斯言利。
平生千金躯,于此肯尝试。
逡巡扫鉅篇,华衮酬一字。
观者嗟贤王,不以儒为戏。
簇雲行太虛,作霖自天意。
涼氣入郊垧,通宵喜不寐。
鼕鼓喧銅駝,鲸鐘韻蕭寺。
遲明上層樓,羽扇端可棄。
萬象奔空來,攬之入詩思。
七椀有餘清,一觞成徑醉。
倒着白接䍦,飄蕭新出笥。
客有可人姿,終規聊見志。
樂飲雖及辰,沈酣非所恣。
主人雲夢胸,綽有容物智。
溫顔起謝客,博哉斯言利。
平生千金軀,于此肯嘗試。
逡巡掃鉅篇,華衮酬一字。
觀者嗟賢王,不以儒為戲。
宋代: 黄希旦
剪去旧蒿莱,开亭养圣胎。
闭开虚室白,隐几寸心灰。
月上池浮露,风生竹扫苔。
悠悠奔竞者,何处问丹臺。
剪去舊蒿萊,開亭養聖胎。
閉開虛室白,隐幾寸心灰。
月上池浮露,風生竹掃苔。
悠悠奔競者,何處問丹臺。
宋代: 仇远
洞房深锁老双成,门径幽修石沼清。
万紫千红秋已尽,眼中黄菊最分明。
洞房深鎖老雙成,門徑幽修石沼清。
萬紫千紅秋已盡,眼中黃菊最分明。
宋代: 史浩
门外长安道,纷纷名利人。
谁知方寸许,有地可颐真。
真能了万象,亦复冥诸尘。
不离虚幻境,举目见全身。
門外長安道,紛紛名利人。
誰知方寸許,有地可頤真。
真能了萬象,亦複冥諸塵。
不離虛幻境,舉目見全身。
宋代: 释德洪
醉李宣道者,活计太天真。
把茅盖头处,只就松树身。
树边有石两三块,便与倾倒为比邻。
眼子崒嵂奇,寂寂亦惺惺。
却倩松风替说法,而石侧耳听。
宣公咄云,直饶听得如器盛水泻,也是外来之□。
何如我此横眠坐睡,佛祖一齐丧气。
醉李宣道者,活計太天真。
把茅蓋頭處,隻就松樹身。
樹邊有石兩三塊,便與傾倒為比鄰。
眼子崒嵂奇,寂寂亦惺惺。
卻倩松風替說法,而石側耳聽。
宣公咄雲,直饒聽得如器盛水瀉,也是外來之□。
何如我此橫眠坐睡,佛祖一齊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