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宪司会同年八人以诗记之
[宋代]:蔡戡
干道龙飞二纪前,一时再会八同年。
诸公谁念广文冷,三已方知令尹贤。
别乘达尊人共敬,轺车并驾我叨先。
兰亭又见羣贤集,盛事宜将琬琰鎸。
幹道龍飛二紀前,一時再會八同年。
諸公誰念廣文冷,三已方知令尹賢。
别乘達尊人共敬,轺車并駕我叨先。
蘭亭又見羣賢集,盛事宜将琬琰鎸。
宋代·蔡戡的简介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
► 蔡戡的诗(296篇) ► 蔡戡的名句〕
宋代: 蔡戡
干道龙飞二纪前,一时再会八同年。
诸公谁念广文冷,三已方知令尹贤。
别乘达尊人共敬,轺车并驾我叨先。
兰亭又见羣贤集,盛事宜将琬琰鎸。
幹道龍飛二紀前,一時再會八同年。
諸公誰念廣文冷,三已方知令尹賢。
别乘達尊人共敬,轺車并駕我叨先。
蘭亭又見羣賢集,盛事宜将琬琰鎸。
宋代: 唐庚
朝来怪底冷,前此已重阳。
渐逼袴襦节,稍闻炭火香。
烟岚向冬净,橘柚得霜黄。
岭表虽多暑,天时亦有常。
朝來怪底冷,前此已重陽。
漸逼袴襦節,稍聞炭火香。
煙岚向冬淨,橘柚得霜黃。
嶺表雖多暑,天時亦有常。
宋代: 陆游
平日居山恨不深,暂来差足慰幽寻。
僧归共说道逢虎,院静惟闻风满林。
毫盏雪涛驱滞思,篆盘云缕洗尘襟。
此行殊胜邯郸客,数刻清闲直万金。
平日居山恨不深,暫來差足慰幽尋。
僧歸共說道逢虎,院靜惟聞風滿林。
毫盞雪濤驅滞思,篆盤雲縷洗塵襟。
此行殊勝邯鄲客,數刻清閑直萬金。
唐代: 白居易
嵌巉嵩石峭,皎洁伊流清。
立为远峰势,激作寒玉声。
夹岸罗密树,面滩开小亭。
忽疑严子濑,流入洛阳城。
是时羣动息,风静微月明。
高枕夜悄悄,满耳秋泠泠。
终日临大道,何人知此情。
此情苟自惬,亦不要人听。
嵌巉嵩石峭,皎潔伊流清。
立為遠峰勢,激作寒玉聲。
夾岸羅密樹,面灘開小亭。
忽疑嚴子濑,流入洛陽城。
是時羣動息,風靜微月明。
高枕夜悄悄,滿耳秋泠泠。
終日臨大道,何人知此情。
此情苟自惬,亦不要人聽。
元代: 曹伯启
圣政优优布四方,绣衣宾幕姓名香。海隅守令难求备,天下浮誇喜变常。
神志高閒烟瘴远,道途萦绕世缘长。庆门忠孝垂千古,又见闻孙叱驭郎。
聖政優優布四方,繡衣賓幕姓名香。海隅守令難求備,天下浮誇喜變常。
神志高閒煙瘴遠,道途萦繞世緣長。慶門忠孝垂千古,又見聞孫叱馭郎。
宋代: 李弥逊
香断寒炉古庙空,金毛一去了无踪。
分明曾得真消息,犹有参天十万松。
香斷寒爐古廟空,金毛一去了無蹤。
分明曾得真消息,猶有參天十萬松。
宋代: 李弥逊
雨华随步到天关,远目纔分缭绕山。
风马不驰前景断,更于何地觅无还。
雨華随步到天關,遠目纔分缭繞山。
風馬不馳前景斷,更于何地覓無還。
宋代: 李弥逊
白雾苍烟暗九秋,殷牀金吼抱山楼。
为霖未必浑三日,似有闲云伴我留。
白霧蒼煙暗九秋,殷牀金吼抱山樓。
為霖未必渾三日,似有閑雲伴我留。
宋代: 李弥逊
三苏岩壑连云秀,二士门庭匝地新。
带雨山光无限思,一时分付镜中人。
三蘇岩壑連雲秀,二士門庭匝地新。
帶雨山光無限思,一時分付鏡中人。
宋代: 李若水
虚堂夜坐灯微明,家无婢子谁学笙。
徐而得之笑绝倒,数杴炉火围短罂。
君势炎炎方得计,缘底不平为此鸣。
诗人耳冷教坊乐,虫歌蛙吹聊娱情。
天公有意慰酸冷,勺水便成鸾凤声。
抽牵狂绪挽不断,唿儿漉酒飞银觥。
须臾火尽竟何有,枕书酣卧衰顔頳。
尚疑魂梦带余想,齁齁鼻息旁人惊。
虛堂夜坐燈微明,家無婢子誰學笙。
徐而得之笑絕倒,數杴爐火圍短罂。
君勢炎炎方得計,緣底不平為此鳴。
詩人耳冷教坊樂,蟲歌蛙吹聊娛情。
天公有意慰酸冷,勺水便成鸾鳳聲。
抽牽狂緒挽不斷,唿兒漉酒飛銀觥。
須臾火盡竟何有,枕書酣卧衰顔頳。
尚疑魂夢帶餘想,齁齁鼻息旁人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