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年-1229年),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武夷散人。南宋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琼山。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
► 白玉蟾的诗(1466篇) ► 白玉蟾的名句〕
宋代: 白玉蟾
花红柳绿菩提相,燕语鶑啼般若宗。
更去补陀山上觅,云涛烟浪捲天风。
花紅柳綠菩提相,燕語鶑啼般若宗。
更去補陀山上覓,雲濤煙浪捲天風。
宋代: 白玉蟾
顶戴弥陀呈丑拙,手持杨柳惹尘埃。
纵饶入得三摩地,当甚街头破草鞋。
頂戴彌陀呈醜拙,手持楊柳惹塵埃。
縱饒入得三摩地,當甚街頭破草鞋。
宋代: 周紫芝
乱山空洞自成龛,十里秋风响桧杉。
我亦来脩香火供,便疑身在普陁岩。
亂山空洞自成龛,十裡秋風響桧杉。
我亦來脩香火供,便疑身在普陁岩。
唐代: 赵蕃
蚁浮犹腊要酥同,长恨中州信不通。
忽得吴中所持寄,急令分减报乡风。
蟻浮猶臘要酥同,長恨中州信不通。
忽得吳中所持寄,急令分減報鄉風。
唐代: 赵蕃
涪翁昔作白下宰,遗墨到今多鴈书。
尽说补陀存相好,更传雷火护持余。
涪翁昔作白下宰,遺墨到今多鴈書。
盡說補陀存相好,更傳雷火護持餘。
唐代: 赵蕃
天教桂蕊擅秋分,只道非秋无复存。
底事兰开梅落际,忽于膏饰见追魂。
天教桂蕊擅秋分,隻道非秋無複存。
底事蘭開梅落際,忽于膏飾見追魂。
宋代: 释德洪
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
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
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
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
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
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
见闻既不能分隔,清浄宝觉自圆融。
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
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
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
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
稽首对现妙色身,徧一切处如虚空。
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
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
一切衆生热恼灭,我手方捨甘露枝。
唯佛子因心清浄,如水澄澈月清亮。
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
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
我无此像乃能贊,如眼见物不自见。
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
愿持此大解脱门,施衆生作无所畏。
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贊观世音功德。
聲音語言形體絕,何以稱為光世音。
聲音語言生滅法,何以又稱寂靜音。
凡有聲音語言法,是耳所觸非眼境。
而此菩薩名觀音,是以眼觀聲音相。
聲音若能到眼處,則耳能見諸色法。
若耳實不可以見,則眼觀聲是寂滅。
見聞既不能分隔,清浄寶覺自圓融。
以無執故則有光,雖有千臂如兩手。
以無分别故寂滅,雖有千手如一身。
既無分别亦無執,雖有千眼兩目同。
故稱光音寂靜音,及觀世音三種異。
稽首對現妙色身,徧一切處如虛空。
妙哉此像非筆畫,厭足佛子欣慕心。
藕絲铢衣春霧白,覆此随好光明聚。
一切衆生熱惱滅,我手方捨甘露枝。
唯佛子因心清浄,如水澄澈月清亮。
借于畫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燈見。
了知此畫非工有,謂燈能見其可哉。
我無此像乃能贊,如眼見物不自見。
自能說偈不蓄像,眼有見矣燈亦可。
願持此大解脫門,施衆生作無所畏。
世世但無礙辯才,稱贊觀世音功德。
宋代: 释清远
旷大劫来不虚妄,言言故得皆真实。
应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
千章万句离文字,异韵殊音垂祕密。
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颖脱欣今日。
曠大劫來不虛妄,言言故得皆真實。
應念蒙光迅電飛,尋聲救苦奔風疾。
千章萬句離文字,異韻殊音垂祕密。
現相宣揚遇此時,見聞穎脫欣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