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普济禅院碑贊
[宋代]:米芾
古佛留法度大心,种种威摄现胜相。
大心衆生摄威德,求度倾身及衆宝。
冥阳咸会精诚通,正法是归大缘集。
我今稽首佛陀僧,永奠海山作津筏。
我今稽首明应公,永护宝车炳威德。
悉化大心依浄住,一世咸如今佛日。
三光不愆四序调,主圣臣忠载万亿。
五谷蕃生土地肥,万灵常跻仁寿域。
古佛留法度大心,種種威攝現勝相。
大心衆生攝威德,求度傾身及衆寶。
冥陽鹹會精誠通,正法是歸大緣集。
我今稽首佛陀僧,永奠海山作津筏。
我今稽首明應公,永護寶車炳威德。
悉化大心依浄住,一世鹹如今佛日。
三光不愆四序調,主聖臣忠載萬億。
五谷蕃生土地肥,萬靈常跻仁壽域。
宋代·米芾的简介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
► 米芾的诗(298篇) ► 米芾的名句〕
宋代: 米芾
古佛留法度大心,种种威摄现胜相。
大心衆生摄威德,求度倾身及衆宝。
冥阳咸会精诚通,正法是归大缘集。
我今稽首佛陀僧,永奠海山作津筏。
我今稽首明应公,永护宝车炳威德。
悉化大心依浄住,一世咸如今佛日。
三光不愆四序调,主圣臣忠载万亿。
五谷蕃生土地肥,万灵常跻仁寿域。
古佛留法度大心,種種威攝現勝相。
大心衆生攝威德,求度傾身及衆寶。
冥陽鹹會精誠通,正法是歸大緣集。
我今稽首佛陀僧,永奠海山作津筏。
我今稽首明應公,永護寶車炳威德。
悉化大心依浄住,一世鹹如今佛日。
三光不愆四序調,主聖臣忠載萬億。
五谷蕃生土地肥,萬靈常跻仁壽域。
宋代: 张耒
闪闪青灯照薄帷,幽人不寐自吟诗。
僧来邀我更深坐,待听山风到树枝。
閃閃青燈照薄帷,幽人不寐自吟詩。
僧來邀我更深坐,待聽山風到樹枝。
清代: 乾隆
梯岩白阁静,笼户绿筠幽。
花事春将暮,树姿阴已稠。
生怜早莺啭,聊为老僧留。
属念于何许,云停江水流。
梯岩白閣靜,籠戶綠筠幽。
花事春将暮,樹姿陰已稠。
生憐早莺啭,聊為老僧留。
屬念于何許,雲停江水流。
宋代: 米芾
王化焕猗盛江汉,叔运煽猗人伦乱。
一德彦猗昭世典,情莫转猗天质善。
楚泽湎猗云木偃,炜斯囝猗日星建。
王化煥猗盛江漢,叔運煽猗人倫亂。
一德彥猗昭世典,情莫轉猗天質善。
楚澤湎猗雲木偃,炜斯囝猗日星建。
唐代: 任翻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
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
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無情。
半頂發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靜,石徑到門平。
山下塵嚣路,終年誓不行。
宋代: 米芾
稽首归依无上尊,清浄圆满千亿化。
三身俱现立法祖,一法不立即如来。
示现有渐缘慈悲,慈悲本不为佛祖。
佛祖不立无归依,所以三身开后觉。
寥寥千古古佛远,堂堂此身即古佛。
衆生不昧本来心,此是古佛行住处。
稽首歸依無上尊,清浄圓滿千億化。
三身俱現立法祖,一法不立即如來。
示現有漸緣慈悲,慈悲本不為佛祖。
佛祖不立無歸依,所以三身開後覺。
寥寥千古古佛遠,堂堂此身即古佛。
衆生不昧本來心,此是古佛行住處。
宋代: 朱彦
玉像传香火,金钟警旦昏。
建蓝知有自,种德岂无门。
善力归慈母,余波到远孙。
拂碑今日泪,挥洒旧松根。
玉像傳香火,金鐘警旦昏。
建藍知有自,種德豈無門。
善力歸慈母,餘波到遠孫。
拂碑今日淚,揮灑舊松根。
宋代: 王十朋
大字雄文照眼明,亲题一轴寄松厅。
千间广厦能宣力,何止区区不负丞。
大字雄文照眼明,親題一軸寄松廳。
千間廣廈能宣力,何止區區不負丞。
元代: 郑元祐
金鳌背上郁蓝天,长有神龙卫法筵。
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
金鳌背上郁藍天,長有神龍衛法筵。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
宋代: 葛胜仲
老人百念冷,看山独不足。
未能寻地肺,聊复访天目。
路出古浮山,木杪飞华屋。
松迷突兀殿,云鎻窈窕谷。
高阁藏复道,朱栏穿屈曲。
羲和隐崑崙,借此休驺僕。
小摘园中蔬,充我属餍腹。
缅怀峨豸翁,草庐亲卜筑。
意恃金匕药,终亦戢一木。
不如学无生,妙谛祖身毒。
老人百念冷,看山獨不足。
未能尋地肺,聊複訪天目。
路出古浮山,木杪飛華屋。
松迷突兀殿,雲鎻窈窕谷。
高閣藏複道,朱欄穿屈曲。
羲和隐崑崙,借此休驺僕。
小摘園中蔬,充我屬餍腹。
緬懷峨豸翁,草廬親蔔築。
意恃金匕藥,終亦戢一木。
不如學無生,妙谛祖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