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桐庐 其二
[宋代]:沈与求
吏鞅萦人未许闲,当游聊复到春山。
倡条冶叶无风味,赖有寒梅醒病顔。
吏鞅萦人未許閑,當遊聊複到春山。
倡條冶葉無風味,賴有寒梅醒病顔。
宋代·沈与求的简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
► 沈与求的诗(322篇) ► 沈与求的名句〕
宋代: 沈与求
吏鞅萦人未许闲,当游聊复到春山。
倡条冶叶无风味,赖有寒梅醒病顔。
吏鞅萦人未許閑,當遊聊複到春山。
倡條冶葉無風味,賴有寒梅醒病顔。
宋代: 杨万里
近县人人喜,来船岸岸移。
偶因小泊处,恰是早餐时。
唤僕答相乱,看山寒不知。
横洲犹半在,今岁水生迟。
近縣人人喜,來船岸岸移。
偶因小泊處,恰是早餐時。
喚僕答相亂,看山寒不知。
橫洲猶半在,今歲水生遲。
宋代: 张景脩
三载江南客,还吴东复西。
潮贪两溪尽,云截衆山齐。
舟楫无空日,楼臺半上梯。
桐庐隠君子,应笑只留题。
三載江南客,還吳東複西。
潮貪兩溪盡,雲截衆山齊。
舟楫無空日,樓臺半上梯。
桐廬隠君子,應笑隻留題。
宋代: 黄裳
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
四并归善政,万象入新诗。
地胜得仙久,水遥归鹭迟。
为看滕阁记,将赋此尤宜。
舟楫會通處,陰陽明晦時。
四并歸善政,萬象入新詩。
地勝得仙久,水遙歸鹭遲。
為看滕閣記,将賦此尤宜。
宋代: 王十朋
鷄黍相寻岂偶然,论文尊酒荷留连。
秋风初送雁群至,乔木喜闻鶑友迁。
劝我鑑湖行甚力,送君钓濑去无缘。
愿将清白师韩范,从此高堂有四贤。
鷄黍相尋豈偶然,論文尊酒荷留連。
秋風初送雁群至,喬木喜聞鶑友遷。
勸我鑑湖行甚力,送君釣濑去無緣。
願将清白師韓範,從此高堂有四賢。
宋代: 方回
时违运往岂无才,老气峥嵘隘九垓。
漫仕有声徐偃国,赋归不愧子陵臺。
相逢苦雨泥双屐,可及晴湖汎一杯。
忽又趁潮上桐濑,山中春笋正堪煨。
時違運往豈無才,老氣峥嵘隘九垓。
漫仕有聲徐偃國,賦歸不愧子陵臺。
相逢苦雨泥雙屐,可及晴湖汎一杯。
忽又趁潮上桐濑,山中春筍正堪煨。
宋代: 黄裳
兀若看经不记时,洞天虽近已忘归。
谁知心印窥玄海,且看云霞体上衣。
兀若看經不記時,洞天雖近已忘歸。
誰知心印窺玄海,且看雲霞體上衣。
宋代: 黄裳
去卧仙源懒未安,未收鳞鬣半身寒。
何如却赴雷云会,休作游人一笑看。
去卧仙源懶未安,未收鱗鬣半身寒。
何如卻赴雷雲會,休作遊人一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