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泉州孝忠光禅师
[宋代]:李邴
曩岁曾经度厄津,深将法力荷云门。
如今稍觉神明复,拟欲酬师不报恩。
曩歲曾經度厄津,深将法力荷雲門。
如今稍覺神明複,拟欲酬師不報恩。
宋代·李邴的简介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 李邴的诗(50篇) ► 李邴的名句〕
宋代: 李邴
曩岁曾经度厄津,深将法力荷云门。
如今稍觉神明复,拟欲酬师不报恩。
曩歲曾經度厄津,深将法力荷雲門。
如今稍覺神明複,拟欲酬師不報恩。
宋代: 李邴
曩岁曾经度厄津,深将法力荷云门。
如今稍觉神明复,拟欲酬师不报恩。
曩歲曾經度厄津,深将法力荷雲門。
如今稍覺神明複,拟欲酬師不報恩。
宋代: 白玉蟾
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
回首八千余里路,觉今二十一年非。
白云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归。
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
海山迢遞信音稀,靜對斜陽獨倚扉。
回首八千餘裡路,覺今二十一年非。
白雲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歸。
昨夜樂丘殘夢覺,窗前明月照鹑衣。
宋代: 蔡襄
路绕溪回不计程,行邮今复宿延平。
阴云藏月不知处,急雨落天无数声。
病起尚疑群蚁斗,梦余初听一鸡鸣。
泉山去岁同游赏,惟有神君识此情。
路繞溪回不計程,行郵今複宿延平。
陰雲藏月不知處,急雨落天無數聲。
病起尚疑群蟻鬥,夢餘初聽一雞鳴。
泉山去歲同遊賞,惟有神君識此情。
唐代: 白居易
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白屋炊香飯,葷膻不入家。濾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青芥除黃葉,紅姜帶紫芽。命師相伴食,齋罷一瓯茶。
唐代: 曹松
天涯缘事了,又造石霜微。
不以千峰险,唯将独影归。
有为嫌假佛,无境是真机。
到后流沙锡,何时更有飞。
天涯緣事了,又造石霜微。
不以千峰險,唯将獨影歸。
有為嫌假佛,無境是真機。
到後流沙錫,何時更有飛。
唐代: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東澗水流西澗水,
南山雲起北山雲。前台花發後台見,上界鐘聲下界聞。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清代: 乾隆
苾刍林下创开泉,结得茅庵自在眠。
官舍何妨辞玉粒,山池好在是金莲。
想他谢往招来日,仍此行云流水天。
何藉海宁称好古,苕华重见碧峰前。
苾刍林下創開泉,結得茅庵自在眠。
官舍何妨辭玉粒,山池好在是金蓮。
想他謝往招來日,仍此行雲流水天。
何藉海甯稱好古,苕華重見碧峰前。
清代: 乾隆
试言太守第,何似法王家。
入径多松竹,盈庭有药花。
其来对蒲席,相与剥蕉芽。
奚必金莲畔,恒耽泉煮茶。
試言太守第,何似法王家。
入徑多松竹,盈庭有藥花。
其來對蒲席,相與剝蕉芽。
奚必金蓮畔,恒耽泉煮茶。
清代: 乾隆
巢沟坞里有清泉,足供枕流漱石眠。
那藉多人联白社,愿同枯木守青莲。
一泓清泚宁非水,万古空明亦映天。
莫怪山僧不出户,伊蒲领在未招前。
巢溝塢裡有清泉,足供枕流漱石眠。
那藉多人聯白社,願同枯木守青蓮。
一泓清泚甯非水,萬古空明亦映天。
莫怪山僧不出戶,伊蒲領在未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