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碧峰亭
[宋代]:蔡襄
城头近晚忽开晴,有色皆鲜是物清。
地势四来州午向,山围一罅水东行。
乘风歌吹无时已,面日楼台触处明。
不比儿曹夸衣锦,自缘恩与养亲荣。
城頭近晚忽開晴,有色皆鮮是物清。
地勢四來州午向,山圍一罅水東行。
乘風歌吹無時已,面日樓台觸處明。
不比兒曹誇衣錦,自緣恩與養親榮。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
► 蔡襄的诗(525篇) ► 蔡襄的名句〕
宋代: 蔡襄
城头近晚忽开晴,有色皆鲜是物清。
地势四来州午向,山围一罅水东行。
乘风歌吹无时已,面日楼台触处明。
不比儿曹夸衣锦,自缘恩与养亲荣。
城頭近晚忽開晴,有色皆鮮是物清。
地勢四來州午向,山圍一罅水東行。
乘風歌吹無時已,面日樓台觸處明。
不比兒曹誇衣錦,自緣恩與養親榮。
宋代: 蔡襄
城头近晚忽开晴,有色皆鲜是物清。
地势四来州午向,山围一罅水东行。
乘风歌吹无时已,面日楼臺触处明。
不比儿曹夸衣锦,自缘恩与养亲荣。
城頭近晚忽開晴,有色皆鮮是物清。
地勢四來州午向,山圍一罅水東行。
乘風歌吹無時已,面日樓臺觸處明。
不比兒曹誇衣錦,自緣恩與養親榮。
宋代: 蔡襄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
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
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怀酌,笔研角文墨。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虛亭城西隅,開檻俯臨北。
青山正相同,萬狀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變顔色。
雲石抱幽緻,猿鳥自娛适。
上窮林端寺,下見海内國。
賢侯乘閒來,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懷酌,筆研角文墨。
雄談連今古,大笑一歡戚。
嗟物亦時遇,曠久茲乃得。
從知閩州圖,複記新名迹。
宋代: 陈普
春阶荡漾春日长,羽林飒飒勾陈苍。
钧天寥寥帝不康,一月震悚奔勾芒。
夜鸠衆功和阴阳,粉白黛绿各一方。
铸作娟丽盈盈粧,金乌飞去东藩傍。
左右前后千毛嫱,青云衣兮白霓裳。
重重华盖十六行,琼林玉殿积缟霜。
气焰薰薄摇篮光,白云乡是碧云乡。
骑龙韩愈如渔郎,缑山仙子闻仙方。
坐鹤之背吹凤凰,穆子简子方来王。
气迷色眩成肆狂,执法叩阊夕抗章。
有一于此无不亡,言从谏听如禹汤。
斥罢脂泽去芬芳,各服毼衣事蚕娘。
春階蕩漾春日長,羽林飒飒勾陳蒼。
鈞天寥寥帝不康,一月震悚奔勾芒。
夜鸠衆功和陰陽,粉白黛綠各一方。
鑄作娟麗盈盈粧,金烏飛去東藩傍。
左右前後千毛嫱,青雲衣兮白霓裳。
重重華蓋十六行,瓊林玉殿積缟霜。
氣焰薰薄搖籃光,白雲鄉是碧雲鄉。
騎龍韓愈如漁郎,缑山仙子聞仙方。
坐鶴之背吹鳳凰,穆子簡子方來王。
氣迷色眩成肆狂,執法叩阊夕抗章。
有一于此無不亡,言從谏聽如禹湯。
斥罷脂澤去芬芳,各服毼衣事蠶娘。
展开阅读全文 ∨
元代: 刘因
遗台连废垒,落日展遥岑。
海岳天东北,燕辽世古今。
每当多感慨,直欲罢登临。
莫更留尘迹,千年不易禁。
遺台連廢壘,落日展遙岑。
海嶽天東北,燕遼世古今。
每當多感慨,直欲罷登臨。
莫更留塵迹,千年不易禁。
宋代: 陈藻
偶然空手出州城,薄有田园住福清。
晚得次男陪笔砚,秋随举子省坟茔。
过淮不拟成僧去,挂纸谁能接迹行。
多少陇头无祭祀,此来犹喜剩余生。
偶然空手出州城,薄有田園住福清。
晚得次男陪筆硯,秋随舉子省墳茔。
過淮不拟成僧去,挂紙誰能接迹行。
多少隴頭無祭祀,此來猶喜剩餘生。
宋代: 周紫芝
挂帆早拍云涛堆,落帆暮上姑苏臺。
天沉海峤鸟飞去,雨入太湖云不来。
西施白苎岂复唱,吴王故苑俱成灰。
谁能与子论许事,倚栏共听渔歌回。
挂帆早拍雲濤堆,落帆暮上姑蘇臺。
天沉海峤鳥飛去,雨入太湖雲不來。
西施白苎豈複唱,吳王故苑俱成灰。
誰能與子論許事,倚欄共聽漁歌回。
清代: 史承豫
天上碧云凝薄暮,人间又近秋期。
轻衾小簟独眠时,暗蛩惊好梦,凉叶坠相思。
瞥见一钩新月影,夜分犹照罗帏。
金波如水漏声迟。
倾城消息杳,愁谱玉参差。
天上碧雲凝薄暮,人間又近秋期。
輕衾小簟獨眠時,暗蛩驚好夢,涼葉墜相思。
瞥見一鈎新月影,夜分猶照羅帏。
金波如水漏聲遲。
傾城消息杳,愁譜玉參差。
清代: 乾隆
招提门对碧崚嶒,峪路从兹步步登。
上界本来清净界,一灯燃得百千灯。
并无暮鼓常游鹿,虽有云房不著僧。
好景奚妨逐时异,随缘摘句我犹能。
招提門對碧崚嶒,峪路從茲步步登。
上界本來清淨界,一燈燃得百千燈。
并無暮鼓常遊鹿,雖有雲房不著僧。
好景奚妨逐時異,随緣摘句我猶能。
清代: 乾隆
碧峰实乃肖祇园,点缀园姿画意存。
亦弗著僧守门户,常看有鹿到庭轩。
云开色濯山容翠,雨过声添涧响湲。
即色即声谁所设,不知何以悟三幡。
碧峰實乃肖祇園,點綴園姿畫意存。
亦弗著僧守門戶,常看有鹿到庭軒。
雲開色濯山容翠,雨過聲添澗響湲。
即色即聲誰所設,不知何以悟三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