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赋附歌 一
[唐代]:皇甫松
茫茫大块兮奫沦逶迤,生我至德兮其心孔殷,茫茫兮孰知其施?道之虚,维吾之庐;阛之隘,维吾之宾矣;道之谧,维吾之室;阛之嚣,维吾之党矣!杳乎徐乎,辽乎冥乎,维吾之娱矣!刚龙之蟠长云兮夭矫蜿蜒,修鳞之喜横海兮纷潾漩沿,游神于六合之外兮希夷自然。
茫茫大塊兮奫淪逶迤,生我至德兮其心孔殷,茫茫兮孰知其施?道之虛,維吾之廬;阛之隘,維吾之賓矣;道之谧,維吾之室;阛之嚣,維吾之黨矣!杳乎徐乎,遼乎冥乎,維吾之娛矣!剛龍之蟠長雲兮夭矯蜿蜒,修鱗之喜橫海兮紛潾漩沿,遊神于六合之外兮希夷自然。
唐代·皇甫松的简介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
► 皇甫松的诗(53篇) ► 皇甫松的名句〕
唐代: 皇甫松
茫茫大块兮奫沦逶迤,生我至德兮其心孔殷,茫茫兮孰知其施?道之虚,维吾之庐;阛之隘,维吾之宾矣;道之谧,维吾之室;阛之嚣,维吾之党矣!杳乎徐乎,辽乎冥乎,维吾之娱矣!刚龙之蟠长云兮夭矫蜿蜒,修鳞之喜横海兮纷潾漩沿,游神于六合之外兮希夷自然。
茫茫大塊兮奫淪逶迤,生我至德兮其心孔殷,茫茫兮孰知其施?道之虛,維吾之廬;阛之隘,維吾之賓矣;道之谧,維吾之室;阛之嚣,維吾之黨矣!杳乎徐乎,遼乎冥乎,維吾之娛矣!剛龍之蟠長雲兮夭矯蜿蜒,修鱗之喜橫海兮紛潾漩沿,遊神于六合之外兮希夷自然。
唐代: 皇甫松
大道由由(一作「悠悠」)而熙熙,吾莫知施谁宗,栾子吾其嗣之。
至化荡荡而一一,吾莫知专谁师,栾子吾其与焉。
(此首招隐者歌。
均见《文苑英华》卷九九)(按:檀栾子为皇甫松自号。
)。
大道由由(一作「悠悠」)而熙熙,吾莫知施誰宗,栾子吾其嗣之。
至化蕩蕩而一一,吾莫知專誰師,栾子吾其與焉。
(此首招隐者歌。
均見《文苑英華》卷九九)(按:檀栾子為皇甫松自号。
)。
唐代: 皇甫松
曾澜起兮风自飘,云溶溶兮连[泬](沉)寥,微风息兮波以平,云霏霏兮开杳冥。
重岩邈兮脩已远,洄潭渺兮深复浅,羽余觞兮空余垒,玉颜酡兮山已颓,羲皇何以不复回?捐形弃世兮如我何哉!金踊跃兮求莫耶,为不祥兮将奈何!(以上二首檀栾子歌)。
曾瀾起兮風自飄,雲溶溶兮連[泬](沉)寥,微風息兮波以平,雲霏霏兮開杳冥。
重岩邈兮脩已遠,洄潭渺兮深複淺,羽餘觞兮空餘壘,玉顔酡兮山已頹,羲皇何以不複回?捐形棄世兮如我何哉!金踴躍兮求莫耶,為不祥兮将奈何!(以上二首檀栾子歌)。
唐代: 胡运
佩玉蕊兮德音发,中规矩兮声不歇。
驰畋猎兮思敬慎,寿考不亡兮长岁月。
端法服兮临魏阙,羣后觐兮万方谒。
(见《文苑英华》卷一一一)。
佩玉蕊兮德音發,中規矩兮聲不歇。
馳畋獵兮思敬慎,壽考不亡兮長歲月。
端法服兮臨魏阙,羣後觐兮萬方谒。
(見《文苑英華》卷一一一)。
唐代: 李邕
披云覩日兮日则明,就日瞻云兮心若惊。
日尔一日兮何道,时哉几时兮此生。
(见《文苑英华》卷二)。
披雲覩日兮日則明,就日瞻雲兮心若驚。
日爾一日兮何道,時哉幾時兮此生。
(見《文苑英華》卷二)。
唐代: 周存
愁霜落兮岁已终,秋雁吟兮悲远空。
短褐不完兮忧思充,庭萧萧兮冷暮风。
(见《文苑英华》卷一一三)。
愁霜落兮歲已終,秋雁吟兮悲遠空。
短褐不完兮憂思充,庭蕭蕭兮冷暮風。
(見《文苑英華》卷一一三)。
唐代: 张曙
江风起兮江楼春,千里万里兮愁杀人。
楼前芳草兮关山道,江上孤帆兮杨柳津。
是何贶(《全唐文》作「况」)我兮击拊,眷我兮慇懃。
(见宋史绳祖《学斋佔毕》卷二、《全唐文》卷八二九)(按:史绳祖云此篇「巴州郡楼尚有碑刻,曾祖作巴倅时,曾有墨本藏之家。
」拟题为《击瓯赋》。
杜文澜《古谣谚》卷九二则拟题为《游巴州东楼歌》。
)。
江風起兮江樓春,千裡萬裡兮愁殺人。
樓前芳草兮關山道,江上孤帆兮楊柳津。
是何贶(《全唐文》作「況」)我兮擊拊,眷我兮慇懃。
(見宋史繩祖《學齋佔畢》卷二、《全唐文》卷八二九)(按:史繩祖雲此篇「巴州郡樓尚有碑刻,曾祖作巴倅時,曾有墨本藏之家。
」拟題為《擊瓯賦》。
杜文瀾《古謠諺》卷九二則拟題為《遊巴州東樓歌》。
)。
唐代: 富嘉谟
涉绿水兮採红莲,水漫漫兮花田田。
舟容与兮白日暮,桂水浮兮不可度。
(见《文苑英华》卷九六)。
涉綠水兮採紅蓮,水漫漫兮花田田。
舟容與兮白日暮,桂水浮兮不可度。
(見《文苑英華》卷九六)。
唐代: 赵冬曦
甲负石兮空自奇,客乘查兮何远为。
君不见虚舟之泛泛,浩浩乘流而不羁。
(见《文苑英华》卷三四)。
甲負石兮空自奇,客乘查兮何遠為。
君不見虛舟之泛泛,浩浩乘流而不羁。
(見《文苑英華》卷三四)。
唐代: 常衮
大江之水东西流,别有孤萍朝夕浮。
莫言此中长汎汎,终当结实触王舟。
(见《文苑英华》卷一四九)。
大江之水東西流,别有孤萍朝夕浮。
莫言此中長汎汎,終當結實觸王舟。
(見《文苑英華》卷一四九)。